正文 第五章 陰道疾病及預防(1 / 2)

陰道是女性的特殊的器官,位於膀胱、尿道和直腸之間,連接子宮和外生殖器,富伸展性。它在人類生殖過程中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是連接子宮與外陰的通道,是排出月經血、娩出嬰兒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重要的性器官。女性有必要正確認識陰道的功能和作用,避免陰道疾病,在生活中做好健康保護,更好地享受生活。

1.外陰瘙癢的原因有哪些?

(1)局部性刺激

有些女性因衛生紙、衛生巾使用方法不當,使外陰部皮膚受經血、陰道分泌物,甚至尿液、糞便和汗液的浸漬而使局部皮膚發生慢性炎症,從而引起外陰部瘙癢。過敏體質的女性外陰局部用藥過敏引發藥疹,除了導致局部瘙癢外,還可並發糜爛、滲液。使用藥物做陰道衝洗或陰道內置入,如發生過敏反應及接觸性皮炎也可發生外陰瘙癢。

(2)婦科、內科疾病

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等也是引起外陰瘙癢的常見病因。外陰皮膚病如外陰濕疹、神經性皮炎、慢性外陰營養不良、外陰腫瘤等均能引起外陰瘙癢。維生素A、維生素B缺乏,患糖尿病、痛風、黃疸、白血病等內科疾病,以及對香皂、外陰衝洗液、痔瘡膏、避孕凍膠、避孕器具等過敏,也會引起外陰瘙癢。

(3)病菌、病毒感染

當女性陰道粘膜酸性減低時,使乳酸的生成減少,容易發生陰道毛滴蟲感染,表現為泡沫狀白帶和外陰部瘙癢。患糖尿病或長期應用抗菌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調的女性,黴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易侵入外陰及陰道,發生黴性外陰和陰道炎,常出現豆渣樣白帶及外陰部瘙癢。尖銳濕疣大多發生在女性陰道壁、宮頸口及外陰部,還出現帶有惡臭的白帶。發生在外陰部的傳染性軟疣也可引起外陰部瘙癢。

(4)不良生活習慣

如果平時不注意清潔外陰,使陰道分泌物或經血積存於陰部會引起瘙癢。每日數次清洗外陰,或經常使用堿性強的肥皂、高錳酸鉀水泡洗外陰,使外陰皮膚過於幹燥,也會引起瘙癢。年輕女性平時喜歡穿一些化纖衣褲,緊身衣褲會使外陰皮膚通風不暢,汗漬浸泡,出現瘙癢。

3.怎樣治療外陰瘙癢?

要保持外陰清潔,清洗時不用強堿性肥皂、不用熱水,可用溫水清洗。注意經期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幹燥,可撒適量撲粉以保持外陰皮膚幹燥,並能起到保護作用。穿棉質內褲,寬鬆不緊身,不要穿化纖的貼身衣物。在飲食上也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要清淡,要加強營養,多吃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緊張、煩躁、控製情緒變化。不得濫用止癢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外陰瘙癢的女性要注意自我克製,不可抓撓、摩擦外陰,以防止損傷及繼發感染,應及時就醫,對症治療。

3.常見的陰道炎有哪些?

陰道炎是女性生殖係統的常見疾病之一,主要症狀表現為白帶增多、異味及外陰瘙癢、灼痛,並伴有陰道粘膜的損傷及自潔係統的破壞。根據引發陰道炎的病原體的不同和年齡段不同,常見的陰道炎可分為有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細菌性外陰陰道炎、滴蟲性外陰陰道炎和老年性外陰陰道炎。

4.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有哪些症狀及危害?

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又稱黴菌性陰道炎,是由念珠菌中的一種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這種念珠菌在酸性環境中特別容易生長,當陰道內環境酸堿平衡改變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改變了陰道內微生物的製約關係,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引起炎症。一般認為白色念珠菌主要由肛門部傳染,通過接觸傳播。念珠菌會使陰道粘膜受損,出現縻爛麵及淺潰瘍,引起外陰瘙癢並伴有明顯的疼痛,白帶增多,白帶一般呈豆渣狀。嚴重時外陰腫脹,在性行為或小便時外陰有灼燒感。念珠菌性陰炎不僅會通過性生活或公共浴池、遊泳池、衣物等傳染。念珠菌性陰道炎長期不治療,容易引起宮頸炎和宮頸糜爛,如果病原體進入宮腔,則會引起輸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造成不孕或影響胎兒發育。

5.細菌性陰道炎有哪些症狀及危害?

細菌性陰道炎主要由於粘膜損傷,陰道內乳酸杆菌減少,其他細菌大量繁殖,引起混合性細菌感染,引發炎症。多數細菌性陰道病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變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灰白色、泡沫狀,有少量泡沫,陰道分泌物有魚腥氣味,在性交時或性交後異味加重,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灼燒感,症狀比念珠菌性陰道炎輕。極少數患者出現下腹疼痛性交困難及排尿異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