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要定期做婦科檢查?
婦科炎症、宮頸癌、子宮肌瘤……未婚或已婚的青年女性,甚至兒童和女嬰都在卵巢癌的罹患之列,婦科疾病正在低齡化。因此,預防勝於治療,不管有沒有不適,達到生育年齡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通過定期婦科體檢的方式進行篩查。婦科檢查可以對一些婦科疾病作早期預防和治療。因為許多婦科病是沒有早期症狀的,等到感覺不舒服時再去檢查就做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應當重視婦科檢查,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定期檢查應到正規醫院進行,不可貪圖一時便宜去“黑診所”,否則不僅延誤病情,還容易受騙上當,一定要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負責。
2.你了解婦科檢查嗎?
對大多數女性而言,到婦產科作檢查似乎是充滿了驚懼和迷惑的。除了婦科檢查要暴露隱私部位接受醫生的檢查,回答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外,有些人更擔心這種檢查會傷害自己。其實,婦科檢查是很普通的檢查,它的作用是對一些婦科疾病作早期預防以及早期治療。首先醫生會看外陰有無腫瘤、炎症、尖銳濕疣之類。其次是陰道檢查,看看有無畸形、炎症、白帶異常。宮頸檢查要看一看有沒有宮頸炎症、宮頸糜爛等。為了防止腫瘤,還要作個宮頸刮片檢查,也就是防癌塗片檢查。此外,婦科檢查還包括觸摸檢查子宮的大小、形態以及檢查子宮的位置是否正常。這一係列的檢查都是常規檢查,沒有什麼痛苦,也不會對女性身體造成傷害。
3.問診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婦科檢查醫生問診時,先進行一般問診,詢問年齡、職業、民族、婚配、婚後生活和配偶健康狀況等問題,還會詢問月經和懷孕分娩情況,就診時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月經初潮的時間、月經周期、上次月經時間、經血量等情況。女性都應該有一本身體日記,記錄包括體溫記錄、月經情況、性生活及避孕等,甚至情緒的變化,這樣身體出現異常時就很容易發現。醫生根據患者病情,會重點詢問病史,問起病日期、發病原因、症狀、疾病發展及變化的全過程,包括治療經過和手術史,有疑似腫瘤者還會詢問家族史。
4.去檢查室檢查時應作哪些準備?
經過問診後,就要到檢查室脫掉衣服進行婦科檢查。為了使檢查更加準確,在檢查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應避開經期再去檢查,前一天應避免性生活,因為陰道內殘存的精液會混合在抽取的切片樣本之中,覆蓋不正常的細胞。檢查前要保證個人衛生,可以洗澡,但不要衝洗陰道,因為灌洗會把一些可能透過切片檢查才能檢驗得到的潛在癌細胞衝洗掉。避免使用陰道藥物,藥物會影響切片樣本,覆蓋不正常的細胞。檢查時最好穿簡便的衣服。應準備好需向醫生提供的病曆和各種輔助檢查結果單及曾患相關疾病的診斷證明書,若有藥物過敏史要說明。檢查時如果有尿意,千萬別不好意思,先去衛生間排尿,充盈的膀胱會直接影響檢查。躺在檢查床上分開雙腿,如果覺得緊張,除了深呼吸自己調整之外,別忘了告訴醫生,她會幫你分散注意力。
5.怎樣做外陰檢查?
觀察外陰的皮膚是否光滑,顏色是否正常,有沒有潰瘍、皮炎、贅生物及色素減退等現象。正常外陰陰毛呈尖端向下,三角形分布,大陰唇色素沉著,小陰唇微紅,陰蒂長度
6.怎樣做陰道檢查?
查看陰道黏膜表麵是否光滑,質地是否正常,有無出血點,陰道分泌物的性狀及氣味是否正常。正常陰道陰道壁黏膜色澤淡粉,有皺襞,無潰瘍、贅生物、囊腫、先天畸形,分泌物呈蛋清樣或白色糊狀,無腥臭味,量少,但在排卵期及妊娠期增多。陰道檢查需要使用窺具,通常是一次性的或消毒後密封好的。醫生會把它放在熱水裏溫一下,然後塗上凡士林,再將合著的鴨嘴伸進陰道,這使檢查變得容易忍受一些。鴨嘴打開,平時貼在一起的陰道內壁被撐開了,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陰道、宮頸。如果要檢查白帶,醫生會在此時取標本。
7.怎樣做子宮檢查?
觀察宮頸上有沒有腫物、潰瘍、糜爛、息肉,宮頸大小是否正常,表麵是否光滑,質地是否過硬,有無子宮脫垂。了解子宮底的位置,是否活動、質地如何,如果子宮增大、過硬、表麵不光滑都屬於不正常現象,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要做宮頸防癌塗片檢查,醫生會在此時采取標本。醫生取出窺具,戴上一副很薄的橡膠手套,塗上凡士林,慢慢將一或兩個手指伸入陰道,另一隻手放在下腹部用力往下壓,這是在做子宮和附件的檢查。當手指觸摸到子宮底時你會感到有些疼痛,但時間不長,大約1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