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菠菜洗淨瀝水,豬肝去筋膜切成薄片,浸去血水。豬肝用黃酒拌醃一會,鍋內放清水1000克,旺火燒沸後投入菠菜燙軟。待湯再次燒沸後,投入豬肝。沸後撇去浮沫,加精鹽、味精調味。再燒開,灑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補益氣血。
(7)黃花魚煮大蒜頭
材料:黃花魚150克,大蒜頭30克,黃酒、精鹽適量。
製法:黃花魚切成塊,大蒜頭切片,鍋內加水750毫升。用文火煮沸至黃花魚熟透,加黃酒、精鹽,煮沸後即可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利水,溫胃和中,妊娠水腫尤宜。
注意:身熱、大便淤結有熱象者忌用。
(8)枸杞雞
材料:鮮枸杞根250克,老母雞1隻,蔥、薑、鹽、黃酒適量。
製法:老母雞宰殺後,去毛去內髒,與鮮枸杞根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煮開。加入黃酒、蔥、薑,再用文火燉3小時,加入精鹽煮開即可。湯與雞肉分3次服完,連用2~3次。
功效:補腎養肝,補氣固胎,對流產先兆者最為適宜。
注意:習慣性流產者在流產先兆時即可服用。
(9)芪蒸鵪鶉
材料:鵪鶉2隻,黃芪10克,薑2片,蔥白1段,胡椒粉、鹽適量,清湯250克。
製法:將鵪鶉宰殺後瀝盡血,褪毛洗淨,剖腹去內髒,斬去爪,衝洗幹淨,放入沸水鍋內汆約1分鍾撈出。黃芪切成薄片,放入鵪鶉腹內,放人碗中加清湯,上籠蒸約30分鍾即成。再加入鹽煮沸後即可。吃鵪鶉喝湯。
功效:益氣補脾,利水消腫,適應於妊娠營養不良者。
(10)魚豆雞
材料:墨魚120克,母雞1隻,黑豆250克,酒、蔥、薑、精鹽適量。
製法:墨魚洗淨,母雞宰殺後去內髒,褪毛洗淨,黑豆炒半熟,一同放入鍋內煮爛即可食用。每3天1劑,連服數劑。
功效:補氣益血,安胎固胎。
(11)安胎鯉魚粥
材料: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蔥、薑、油、鹽等。
製法:鯉魚去鱗、腮、內髒,洗淨切片,煎湯。再取苧麻根加水200毫升,煎到100毫升左右。去渣留汁,入鯉魚湯中,並加糯米、蔥、薑、油、鹽等,熬成稀稠粥。每日早晚趁熱食,3~5天為1療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腫。
5.產後調理藥膳有哪些?
不少產婦產後乳汁分泌少或沒有乳汁,稱為缺乳。藥膳食療有時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缺乳有較好的療效,豬蹄豆腐湯、黃酒燉鯽魚、黃花菜瘦肉粥、黃酒鮮蝦湯都是效果頗佳的催乳方。
(1)豬蹄豆腐湯
功效:舒肝解鬱通乳,適用於肝鬱氣滯型產後缺乳。
配料:豬蹄1個,豆腐60克,黃酒少量,蔥白2根,食鹽適量。
製作:將豬蹄洗淨切成小塊,與蔥白、豆腐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半小時,再倒入少量黃酒,加入少量食鹽即可食用。
用法:吃豆腐,喝湯。
(2)黃酒燉鯽魚
功效:通氣下乳,治產後氣血不足、乳汁不下。
配料:重500克左右的活鯽魚1條,黃酒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及內髒洗淨,加水適量,煮至半熟,加黃酒清燉。
用法:吃魚喝湯,每日1次。
(3)黃花菜瘦肉粥
功效:生津止渴,利尿通乳,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症。
配料:黃花菜50克,瘦肉、大米各100克,鹽、蔥、薑適量。
製作:黃花菜洗淨,瘦肉切片,與大米同煮成粥,肉將熟時,加入調料即可。
用法:每日1次,溫熱食。
(4)黃酒鮮蝦湯
功效:下乳,適用於產後體虛、乳汁不下。
配料:新鮮大蝦100克,黃酒20克。
製作:大蝦剪去須足,煮湯,加黃酒;或將蝦炒熟,拌黃酒。
用法:每日2次,吃蝦喝湯或吃炒蝦拌黃酒。
(5)黑芝麻粥
功效:補肝腎,潤五髒,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消瘦、便秘、須發早白等。
配料:黑芝麻25克,大米適量。
製作:將黑芝麻搗碎,大米掏淨,加水適量煮粥。
用法:每日2~3次。
(6)四神豬肝粥
原料:豬肝(豬心)30克,蓮子3克,薏苡仁20克,芡實15克,淮山藥30克,月乃湯200毫升。
做法:先將蓮子和薏苡仁用月乃湯加蓋泡兩個小時。將山藥和豬肝(豬心)洗淨、切丁。將以上食料加蓋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分鍾。
功效:這款粥可溫腎暖脾,促進新陳代謝、排泄順暢,幫助入睡、減少疲勞感。剖腹產或小產前3天食用,還能防止傷口發炎。
(7)麻油豬肝
原料:豬肝150克,帶皮老薑4片,黑麻油30毫升,月乃湯200毫升。
做法:先將豬肝洗淨切成1公分厚度,帶皮老薑刷淨切薄片;黑麻油入鍋大火加熱,放入老薑,轉小火,爆香至薑片皺褐而不焦黑,再轉為大火,放入切好的豬肝炒至變色。最後放入月乃湯煮開。馬上關火,趁熱食用。
功效:具有化淤、促進惡露代謝之功效,而由慢火烘焙的黑麻油溫和不燥,更適合體虛的新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