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鳴沙之禱(2 / 2)

此時此刻,榮耀將歸於你。

平安將歸於你。

軎樂將歸於你。

你可以盡情地品味海洋--在重歸搖籃之後--你終於知道西太平洋的瑪利亞那海溝了--倘若把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投入其中,它將無影無蹤。

人類隻崇敬高大。

深刻卻包容一切。

這深刻近乎無,有出於無。

哪一個水分子是名家、明星?你是看見海洋了,你見到水分子了嗎?但,倘若沒有水分子,又哪來海洋的神奇瑰麗、有聲有色、莊嚴妙相?

你看見的並非真有。

你不見的並非真無。

礁石見的最多了,海底下火山爆發,珊瑚岩悄悄地堆積,一個小島新生了,一個小島淹沒了,潮漲潮落,風大風小,揚帆破浪,檣傾楫摧……

礁石說過什麼呢?

礁石什麼也沒有說。

就連它的裂縫裏都長滿了青苔--那裂縫裏會發出聲音嗎?就連它被海浪剝蝕的嶙峋角落,都爬著活的貝類--那瞵峋的傷口流過紅血嗎?

它隻以海水沐浴。

它的目光不會枯槁。

它吸引著那麼多的雪浪花,它總是濕漉漉的,滴著靈智,滴著哲思。它在溫柔鄉裏也兀立著,它在山呼海嘯中也守望著。

它滿身都是傷痕。

粗糙,甚至猙獰,它從不指望你的歌聲。它在月光下卻是一個站立的毎一根線條都十分溫柔的夢。

它渾身都是感覺。

你能感覺它的感覺嗎?

濤聲沙岸夢。

礁石明月夜。

與其說我聽鳴沙之禱,還不如說是在感覺某種啟示,在沙子之中,在水滴之中,這個瞬間浸濕了我的旅途,此後是泥濘複泥濘。

泥濘的路,生機的路。

泥濘的時節,一定有種子要發芽。

如是花好月圓,我盼著泥濘,讓瀟瀟細雨把熊熊的篝火暫時熄滅,沙子說:

節儉地燃燒你的生命吧!1996年8月23日北京一葦齋1997年6月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