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刀鐔(1 / 3)

由於鐔是刀裝中最重要的配件,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因此將其單列一章重點介紹。

刀鐔美學

藝術是於有限材料之中寓以無限的精神,是人們傳達其情感的手段。也是創作者的“能意”與觀賞者“所意”之間的對話過程。藝術作品的最基本的素材,就是作為視覺對象的線、形和色彩及由此所引發的各種情感。色彩是藝術有形的素材,而有形素材在精神上所發生的影響,就是無形的情感。

造型藝術的形式美包括了對比、漸層、比例、完整、加強、變化、節奏、安定、調和、對稱、平衡、反複、多樣、統一等,茲以對稱與平衡做舉例說明。

平衡在造型美術上的運用,是較之對稱更美,也更活潑的一種形式,對稱形式的缺點是容易陷於呆板而缺乏活潑躍動的趣味。平衡的形式固然可能是對稱的,但在不對稱中求取其平衡更能給人以美感的啟發,大自然的種種事物,從天體星象以至花草樹木,倘若不是對稱的,就一定是平衡的。總而言之,對稱的美感是偏向靜態的,而平衡的美感則是偏向動態的。

藝術的思想是指作家所表現在作品裏麵的觀念意識,在藝術上的思想要“時出新意”,否則陳陳相因,便是工匠作品,不能躋於藝術品之列了。作品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在創作時所運用的智慧或理智。作者必須先對作品的結構布局及其所要表現的風格,有一個智慧的抉擇或理智的安排。

人類在生存空間上雖有各種地域及民族之分別,但因為人類在基本情緒上是一致的,因此在審美的方向上必定是無大差異的。總之,凡是好的藝術作品,無論古今中外,它所蘊涵的感情往往是打破時間的限製與空間的束縛,所以它具有永久性與普遍性。

藝術家創作的準備,首先是對於素材的經驗積累,而素材的積累又分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精神兩方麵。種種積累在平時都是備而不用,宛如一個人的金錢儲蓄一樣。

對於美的感受有直接與間接的區別,是鑒賞裏麵很重要的問題。比如當我們發現“夜景”與“秋景”本身的美,那就是直覺美,但若鑒賞蓮花而玩味其“高潔”,鑒賞菊花而玩味其“隱逸”,鑒賞綿羊而玩味其“馴順”,鑒賞獅子而玩味其“勇敢”,這些都屬於象征美。象征美大部分有賴於想象,比如戰場上的枯骨是不美的,但要想到他生前為正義自由而犧牲,這枯骨變美了;另外,生病的老人是不美的,但想到他一生助人濟世的辛酸史,這老人卻變美了,這一類的美都是象征的美。

匠心獨運的藝術創造才是評論與鑒賞的重心。除了刀身、刀裝之外,刀鐔的藝術空間比刀的範圍大了許多,方寸之間的作品,蘊含著無限的想象空間。其藝術含量在日本造型藝術裏居重中之重,因此在本章開頭先與讀者探討美學藝術相關的概念,為往後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

一件好的藝術創作與其材質未必有絕對的關係,重要的是作者能否掌握各種材質的特性,將其藝術理念以材質為載體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不見得金銀作品價值就高,銅鐵價值就低,即使是運用單一的材質或者多種材質搭配的作品,其價值最終是反映於創作理念的傳達以及藝術品位的級別。

日本刀鐔———金屬工藝極致之美

日本刀的“鐔”相當於我國刀劍上通稱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大致分為4種:一是作為出刀與收刀的開關;二是在格鬥時保護手掌與腕;三是平衡刀的重心;四是顯示使用者的社會地位,是尊榮高貴的象征。日本桃山時代之前的刀鐔注重實用性,即前三項;桃山時代之後的刀鐔則注重裝飾性,即第四項。鐔的中間部分有一個近似於長三角形的孔,叫做“莖孔”,或叫“中心孔”,用於刀莖穿過。莖孔的兩側可以各開一個扁圓形的孔,左側的叫做“小柄櫃孔”,用於穿過小柄;右側的叫做“笄櫃孔”,用於穿過笄。小柄櫃孔與笄櫃孔可以同時存在,也可以隻有一個,或者兩個都沒有。鐔輪廓的造型稱為鐔耳,有丸耳、角耳和打返耳之分。丸耳指圓耳,角耳指有角的耳,打返耳指將耳敲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