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汙染源有人為源和自然源。自然源如森林大火、火山噴發、地震等釋放出來的各種氣體、煙塵、粉塵等。這些汙染源一般都超出了人類所能控製的範圍。
人為汙染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排放的汙染大氣的物質。又可分為工業企業汙染源、家庭爐灶及取暖設備排放源這些汙染源排放的汙染物主要有煙塵、S02、C0、NQt、SQt、H2S、C02、鉛塵、有機化合物等。
目前,城市裏最主要的汙染源是汽車,它不僅具有排汙源低、分散等特點,而且汙染物也很複雜。北京市的大氣汙染狀況巳使它列人全球十大嚴重大氣汙染城市之內。
大氣汙染既危害人體健康,又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破壞經濟資源,嚴重時可改變大氣的性質。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受汙染的大氣進人人體,可導致呼吸、心血管、神經等係統疾病和其他疾病。
(1)化學性物質汙染。主要來自煤和石油的燃燒。冶金、火力發電、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業生產過程排人大氣的有害物質最多。一般通過呼吸道進人人體,也有少數經消化道或皮膚進人人體。對居民主要產生慢性中毒,城市大氣汙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誘因。
世界上聞名的重大汙染事件有比利時的馬斯河穀事件、美國的多諾拉事件、墨西哥的帕沙利卡事件等。的開采和加工、放射性物質的生產和應用,也能造成空氣汙染。汙染大氣起主要作用的是半衰期較長的放射性元素。
(3)生物物質汙染。一種空氣應變源,主要有花粉和一些黴菌孢子,能在個別人身上起過敏反應,可誘發鼻炎、氣喘、過敏性肺部病變。城市居民受大氣汙染是綜合性的,一般是先汙染蔬菜、魚貝類,經食物鏈進人人體。
對動植物危害動物往往由於食用或飲用積累了大氣汙染的植物和水,發生中毒或死亡。大氣汙染物濃度超過植物的忍耐程度,會使植物的細胞和組織器官受到傷害,生理功能和生長發育受阻,產量下降,產品品質變壞,群落組成發生變化,甚至造成植物個體死亡,種群消失。急性傷害導致細胞死亡,常在短時間裏顯示出來。
對材料的危害如腐蝕金屬、侵蝕建築材料、使橡膠製品脆裂、損壞藝術品、使有色金屬褪色等。
對大氣的影響能改變大氣的性質和氣候的形式。二氧化碳吸收地麵輻射,顆粒物散射陽光,可使地麵溫度上升或降低。細微顆粒物可降低見光度,增加雲量和降水量,霧的出現頻率也增加並延長持續時間。
7.箸名的大氣汙染事件有哪些
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9日,英國倫敦為大霧所籠罩。平時,總是靠近地麵的空氣溫度高,重量輕,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上下空氣對流。可這天,冷空氣沿著盆地的斜麵進人倫敦,地麵空氣的溫度比上麵空氣的溫度還低,於是空氣上下對流中止,整個城市一點兒風也沒有。
工廠的大煙囪和千家萬戶的小煙囪不停地冒著煙,沒有風,煙散不出去,結果是越積越多,使全城煙霧彌漫,充滿嗆人的煤煙味。有人不無誇張地形容當時的倫敦是“地獄般的陰森”、“火與冶煉之神的法庭”、“猶如西西裏島上冒著煙的埃特加火山”。
大霧持續了4天,混濁的空氣叫人透不過氣來。喉痛、胸悶使人感到異常難受,即使用手帕捂住鼻子也無濟於事。倫敦的醫院裏住滿了人,4天之中就死了4000人。在以後的兩個月裏,又陸續有8000人喪生。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測定大氣汙染程度並記錄環境汙染災害性影響的事件。
在倫敦煙霧事件中,“主犯”是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顆粒大的叫降塵,顆粒小的叫飄塵),“幫凶”是二氧化硫氣體,它們都是燒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汙染物。它們隨呼吸一起進入人體,引起支氣管炎、肺炎、鼻炎、鼻咽炎以及肺氣腫、肺心病等,同時還能誘發神經係統和心血管疾病,損害肝髒和腎髒。
大氣中煙塵和二氧化硫的含量越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經現場測定,當時倫敦大氣中煙塵和二氧化硫的含量濃度比平時分別高出10倍和6倍,難怪這次事件中會有那麼多人被奪去生命了。
光化學煙霧洛杉磯是美國的第三大城市,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巳擁有250萬輛汽車。由於這裏一麵臨海,三麵環山,空氣流動不暢,所以汽車排出的大量尾氣,就像蓋子一樣籠罩在城市的上空。
在強烈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下,汽車排出的氮氧化合會發生一係列化學反應,生成一種由臭氧、醛類等組成的淡藍色煙霧,被稱為光化學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