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促的、強烈的噪聲,會使人感到刺耳,脫離噪聲源後不久,就能恢複。但長期在噪聲環境裏工作,就會產生聽覺疲勞、聽覺敏銳性下降,聽覺器官發生永久性病變——噪-聲性耳聾。
噪聲通過人的聽覺器官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可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製平衡失調,形成“噪聲病”。80~85分貝時,表現為頭痛、睡眠不好;90~100分貝時,情緒激動,感到疲勞;100~120分貝時,頭暈、失眠、記憶力明顯下降;140~145分貝時,耳痛、引起恐懼症。噪聲可導致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肌受損、血壓升高,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影響消化道係統紊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發病率提高。噪聲環境下的兒童智力發育比較緩慢,而且還影響胎兒的體重發育,並造成胎兒畸形。噪聲還容易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幹擾人們的正常談話。在噪聲環境中工作往往使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差錯率明顯上升。
噪聲對動物的影響有人給奶牛播放輕音樂後,牛奶的產量大大增加,而強烈的噪聲使奶牛不再產奶。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一種新型飛機進行曆時半年的試驗飛行,結果使附近一個農場的1萬隻雞羽毛全部脫落,不再下蛋,有6000隻雞體內出血,最後死亡。
噪聲對建築物的損害聲音是由於物體發生振動而產生的。振動波在空氣中來回運動和振動時,產生了聲波。強烈的聲波,能衝撞任何建築物。在140分貝以上,會使玻璃破碎、建築物產生裂縫;在160分貝以上,導致牆體震裂以至倒塌。不僅如此,在建築物受損的同時,發聲體本身也因“聲疲勞”而損壞。
17.怎樣防治噪聲汙染
噪聲的防治技術控製噪聲汙染的防治技術,主要從三個方麵著手:
一是降低噪聲源本身的噪聲,對空氣動力性噪聲(如風機、飛機和汽車排氣等)、機械性噪聲(如車床、織布機和鉚鍛機等)、衝撞性噪聲(如錘打和衝壓等),可以分別采用疏通通道、潤滑機械和無聲液壓等技術來降低噪聲。
二是控製傳播途徑,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術,控製噪聲擴散。
三是采用個人防護技術,對噪聲接受者來說,可以使用防護用品,如護耳器(耳塞、耳罩和頭盔等)。
行政管理措施我國依靠政府和有關部門頒布法令、法規來控製和防治噪聲汙染,實施了一係列控製噪聲的標準。
我國有許多城市還製定了有關控製噪聲汙染的規定,例如限製高噪聲車輛的行駛區域,禁止在市區使用高音喇叭,在學校、醫院附近禁止鳴喇叭,限製飛機起降路線要遠離居民密集區,合理規劃和布局,全麵防治噪聲汙染我國在防治噪聲汙染方麵,還對城市規劃提出了合理規劃和布局的規定。
交通噪聲汙染是城市環境汙染的一個主要問題,防治道路交通噪聲是城市規劃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麵。例如,建設公路環城外線,減少過境汽車通過市區中心;拓寬市區馬路,建設立交橋;利用地形或地物作屏障,等等。
化害為利,利用噪聲為人類服務噪聲汙染是一種公害,巳經引起人類的共同關注。人們在采取種種措施防治噪聲汙染的同時,還利用某些噪聲為人類服務。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汙染程度例如,有人做了對西紅柿植株施放高強噪聲(100分貝以上)的試驗,發現西紅柿植株根、莖、葉表皮的小孔都擴張了,從而很容易把噴灑的營養物和肥料吸收到體內,使西紅柿的果實數量多,個頭也大。同樣對水稻、大豆做了試驗,也獲得了成功。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等國的研究人員,針對不同的雜草製造了不同的“噪聲除草器”,它們發出各種噪聲可以誘發雜草速生。這樣,在農作物還沒有成長前,就把雜草除掉。還有,利用強烈的噪聲高速衝擊食品時,不僅使食物保持幹燥,而且其營養成分也不受到損失。高強的噪聲還具有巨大的聲能量,是人類將來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