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環境(6)(2 / 3)

為減輕複印機帶來的汙染,要把複印機安置在通風條件較好的房間,並安裝排氣扇等設施。操作人員要注意自我防護,如通風條件較差,每操作20~25分鍾,應到室外休息一會兒再繼續操作,在更換和添加顯影粉和清除墨粉時,要注意防止環境墨粉的擴散。此外,操作人員平時要適當服用維生素E,以保護細胞生物膜免受氮氧化物的損害。患支氣管炎者和孕婦不宜進行複印機操作。

23.垃圾問題有多嚴重

垃圾是固體廢物的一種。生產越發展,生活越改善,垃圾的數量也越多。據報道,現在全世界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約是100億噸,這相當於全世界糧食產量的6倍,鋼產量的14倍。垃圾的分類主要分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兩大類。

(1)生活垃圾。城市是人口的集中地,自然也就成了生活垃圾的“大本營”。特別是那些工業發達國家,進人所謂“大量消費的時代”和“用後即棄的時代”以來,生活垃圾量更是急劇增長,不僅在數量上直線上升,內容上也大有變化。過去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廚房裏的菜根菜葉、建築廢土石、爐灰、生活廢棄物之類,現在則有更多的舊家具、廢塑料製品、廢紙,甚至還有舊汽車、舊電視機、舊洗衣機等。

(2)工業垃圾。比起生活垃圾來,工業垃圾數量更大,更難處理,占地更多,危害有時更嚴重。

在工業發達國家裏,工業垃圾量往往是生活垃圾量的10倍。

堆放工業垃圾不僅侵占土地,汙染環境,而且常常工業垃圾釀成坍塌、滑坡、火災等事故。

不過,如同生活垃圾一樣,工業廢渣也不都是廢物,比如煤灰和爐渣,現在已被廣泛用作建築、鋪路材料,用於製作肥料和改良土壤,用來提取有用的乃至稀貴的金屬元素。

各國解決垃圾問題垃圾問題嚴重到如此程度,以致被許多國家認為是當前最難處理的城市環境問題之一。各國都在為解決垃圾問題製定對策。

比利時、丹麥、瑞典、瑞士、意大利、荷蘭等國公布了處理垃圾的法律,法國提出處理廢料的22項措施,日本決定在全國建立垃圾廢物利用中心,德國為建設無垃圾社會而努力。

為了擺脫日益嚴重的垃圾危機,一些國家的城市市政當局-更是千方百計,“妙招”迭出。

在泰國首都曼穀,規定小孩子如有輕微違法行為,就讓他揀一袋垃圾作為處罰,這樣既處罰了少年違法者,又減少了街道的垃圾汙染。

加拿大的普羅維斯堡市政府在一處市民常來休息的地方修建了一個浴池,到這裏來洗澡的人不用花錢,隻需在大街上撿來一定數量的垃圾。這是用鼓勵的辦法來搞好環境衛生。

日本東京曾經舉辦了全球首次大規模的“垃圾節”,展出大批從垃圾裏揀來的完好無損的物品,任由參觀者免費拿走。通過這項活動,目的是喚醒市民要勤儉節約,減少浪費。

頗具幽默感的英國人,曾經在倫敦南麵的佩卡姆開辦一個垃圾展覽館,展品中有用電話線製作的南非滾木球,用餅幹包裝紙製作的埃及地席,用滅蟲劑噴筒製作的印度粉具,用琴鍵製作的項圈等。一位展覽館的工作人員說:“廢物是人為的概念。自然界是沒有廢物的。它之所以是垃圾,隻是因為我們把它扔掉了。”

根據同樣的目的,美國的佛羅裏達州也辦了一家特別的兒童樂園。樂園裏的所有遊樂設施都是用從垃圾裏挑出來的廢品製作的,而且製作得很精巧,很有水平,孩子們在這裏玩得很開心。政府官員解釋說,這是為了教育兒童,廢物不是絕對的“廢”,它是可能變成有用的東西的。

人們還在小小的垃圾箱上做文章。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澤爾頓市一個風景優美的安傑拉公園裏,垃圾箱被做成造型逼真的豬、象、河馬等動物形狀,你把垃圾扔到它裏麵,它會充滿感情地說:“謝謝,味道好極了我現在肚子非常餓,勞駕您再給我找一點吃的,好嗎?”據公園管理人員反映,自從裝上這種垃圾箱以後,公園的環境衛生大有好轉,即使是遊人如織的星期天也是如此,因為地上的果壺、紙片等廢棄物,幾乎都叫跑來跑去的孩子們揀去“喂”那些會“說話”的“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