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來,這樣的騙術也能得逞,實在有點不可思議,可是那時通訊事業不發達,沒有飛機、電話或電視,騙局要好久才會敗露。大概過了兩三個月,赫謝爾才聽到有關自己“驚人發現”這回事,出來澄清真相。事情敗露後,洛克自然無地自容,被迫辭去在《紐約太陽報》的職務。
紐約市的居民很快又會在其他報章看到不同的故事,大概總不會輕易忘記這次有關月球的天方夜譚吧。
關於月球存在智能動物的另一種觀點是,月球是空心的。
當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1969年7月20日月球登陸成功以後,不少月岩標本被帶回到地球上來,對這些樣品的分析結果使人吃驚。前蘇聯天體物理學家瓦西尼和曉巴科夫撰文道—“月亮可能是外星人的產物,15億年來,它一直是他們的宇航站。月亮是空心的,在它荒漠的表麵下存在著一個極為先進的文明。”“阿波羅計劃”進行中,當“阿波羅2號”宇航員回到指令艙三小時後,“無畏號”登月艙突然墜毀於月球表麵。設置在距墜毀處72千米的地震記錄儀記錄到了持續15分鍾的震蕩聲。聲音越傳越遠,慢慢減弱,先後共延續了半小時。這種無線電震蕩,好像一隻巨大的鍾發出的聲音,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那麼這聲音隻會延續1分鍾。這一現象摒棄了有關科學已完全認識了月亮的構成和月球的性質的理論和假設,我們的月球可能是空心的。
月球真的會“離開”地球嗎
1978年10月,英國《自然》雜誌聲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地理學家卡姆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地理學家普姆庇對鸚鵡螺進行研究,在對千百隻鸚鵡螺進行解剖後,發現它們是一種奇妙的“時鍾”,月亮在地質年代中的變化曆程默默地記載在其外壁的生長紋上。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種生活在太平洋南部水域裏的鸚鵡螺,是地球上的“活化石”。這種奇異的軟體動物,身上背著一個大貝殼,外貌有點類似於蝸牛。鸚鵡螺在吸取氧氣的時候,通常分泌出一種碳酸鈣,並把它儲存在它的貝殼出口處。
白天,在厭氧呼吸過程中,碳酸鈣慢慢地溶解後留下一條條小槽,也就是生長紋。有趣的是,鸚鵡螺的殼很大,許多個小室由許多弧形隔板分開,每個氣室之間的生長紋大約有30條左右,十分接近於朔望月。生長紋每天長一圈,氣室一個月長一隔。
在考察、研究了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的鸚鵡螺化石後,兩位美國學者發現同一地質年代化石長有相同的生長紋,不同地質年代化石的生長紋就不同。
如新生代漸新世的螺殼上有26條;中生代白堊紀的螺殼上有22條,侏羅紀的螺殼上有18條;古生代石炭紀的螺殼上有15條;奧陶紀的螺殼上有9條。由此,人們就假設,在4億多年前,月亮用9天就能繞地球一周,而隨著時間的變遷,月亮的公轉周期,逐漸變成15天、18天、22天、26天,而到今天則為29天多。
他們根據引力等法則做進一步推算後所得的結果為4億年前,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相當於現在的43%左右,7000多年來,月亮正在漸漸離地球而去,其離去的速度為每年94.5厘米。那麼,今後會怎樣呢?通過對日食的觀察以及根據對3000年間的天文記錄的計算,另一些科學家也發現月亮在悄悄地離地球遠去。其離開的平均速度為每年5.8厘米。
雖然科學家們得出的月亮遠離地球的速度不同,但他們都得出一致的結論,即月亮正在緩慢地離地球而去。長此以往,月亮總有一天會飛離地球,逃得無影無蹤。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聰明的人類也許能用自己的智慧留住月亮這顆美麗的星球,讓它與地球長相伴。
月球內部是空心的嗎
月球表麵是不存在生命跡象的,那麼月球的表層下是怎樣一個世界呢?是否存在一個“生命世界”呢?前蘇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瓦西裏和曉巴科夫曾在《共青團真理報》上撰文指出—“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表層下存在一個極為先進的文明世界。”這一膽大而又離奇的假說發表後,引起了科學界的震驚,人們很快聯想到在“阿波羅”探月過程中曾發生過的一件事,當時兩名宇航員回到指令艙後,登月艙突然失控墜毀在月球表麵,設置在離墜落點72千米處的地震記錄儀,記錄到了持續15分鍾的震蕩聲,這種聲音猶如一隻大鍾和大鑼鼓所發出的聲響。而在“阿波羅12號”探月時,碰撞月球所發出的回聲還持續了4小時。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聲音隻能持續1分鍾左右。
另外科學家在月球上還發現了有類似地震那樣的月震,月震的震級很弱,最大的月震也隻相當於地震的一二級,但震動持續時間卻很長。所有這一切似乎反證了“月球是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