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搖神秘的月球(5)(1 / 2)

在歐陽自遠看來,在載人登月以前,實施針對月球的前期探測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中國現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隻有單程票,我們現在沒有能力保證能回來。”歐陽自遠因此認為中國的探月計劃必須經曆不載人時期的三個階段,然後才能考慮載人登月,這也是絕對保障登月宇航員安全的需要。

事實上,讓登月宇航員絕對安全返回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一點對美國來說也是如此。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載著3名美國宇航員第一次成功登月。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舉世聞名的登月行動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險象環生,甚至差一點毀於災難。最驚人的是,當宇航員結束2小時的月球行走之後,竟然發現登月艙引擎開關損壞。原來,在狹小的登月艙裏,宇航服刮斷了啟動引擎的極為關鍵的一個電路開關。如果沒有開關,他們就會永遠留在月球上。

開發月球上豐富的資源

月球有豐富的礦藏,據介紹,月球上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比地球還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富含鐵、鈦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種是斜長岩,富含鉀、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種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顆粒組成的角礫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其中6種礦物是地球沒有的。

科學家指出,要開發月球必須對月球進行全麵的探測,了解月球的資源,並逐步對資源進行開發。月球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地球上最常見的17種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鐵為例,僅月麵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麵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層的鐵不僅異常豐富,而且便於開采和”煉。據悉,月球上的鐵主要是氧化鐵,隻要把氧和鐵分開就行;此外,科學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製造水泥和玻璃的辦法。在月球表層,鋁的含量也十分豐富。

月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這種聚變不產生中子,安全無汙染,是容易控製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麵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據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計為715000噸。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噸氦—3,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從目前的分析看,由於月球的氦—3蘊藏量大,對於未來能源比較緊缺的地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許多航天大國已將獲取氦—3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之一。

1998年3月5日,美國航天局向全球發布了一條特大新聞—“月球勘探者”號探測器發現月球兩極存在大量液態水,其儲量為0.1億~3億噸,它們分布在月球北極近5萬平方千米和南極近2萬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如果月球隕石坑底部土壤水層非常深厚,那麼月球上的水資源儲量最終有可能達到13億噸。

月球上的水資源首次被證實,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使科學家欣喜若狂,在全世界亦產生強烈反響,因為這一發現對於人類在下個世紀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具有裏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科學家們認為,月球上存在的水資源可能是人類在太陽係中擁有的最寶貴的“不動產”。

即使月球水的儲量隻有3300萬噸,也足以保證2000人在月球上生活100多年,而且從月球的土壤中提取水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將混有冰的泥土收集起來加熱,使冰融化後便可得到水。據估計,現在找到的這些冰水可以填滿一個深11米,麵積10平方千米的湖泊。月球水是生命之源,它不僅能供給宇航員飲用和生活之用,使他們在月球上的停留時間持續更長,還可以在太空栽培農作物或喂養動物。水又是一種動力源,可以分解為氫和氧,為行星探測飛船提供燃料,大大延長飛船的使用壽命。有了水,科學家可以方便地開發月球上的各種自然資源,還可以把月球當做探測宇宙空間的前哨基地,水對於研究月球的成因和性質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