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一看一個醫學院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所作的有趣講演—在我們星係的另一邊的什麼地方,有一個遙遠的行星,離一個其等級和溫度都正合適的恒星恰好不遠不近。此時此刻,那上麵有一個委員會正在開會,研究著我們這個小小的偏遠的太陽係。會議進行了一年之久,現已接近尾聲了。那地方的智慧生物們正在一份文件上簽名(當然是用某種數字),文件斷言,說在我們這地方,生命的事是不可思議的,而這地方也不值得來遠征一趟。他們的種種儀器已經發現,這兒存在最最致命的氣體,就是氧氣,這樣一來,什麼生命都無法生存了。
這並非純粹的胡思亂想,厭氧生物在地球上就存在。對它們來說,氧氣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致命的“毒物”。對地球人類來說最重要的氧氣尚且如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認為,隻有與地球環境相當的星球才能產生生命呢?
今天,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搜索雖然還是兩手空空,一無所得,但我們仍應堅持不懈地探尋下去,至少,它大大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生物原理的認識。
太空文明
雖然我們推測在宇宙中、銀河係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外星文明,但是他們為什麼不與人類建立直接聯係,而讓人類做著可能是無益的努力呢?我們能找到這些宇宙兄弟嗎?也許他們也在尋找我們,但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被阻擋在遠方。這些原因可能是—(1)距離遙遠。龐大的宇宙空間使相互聯係異常困難。據推測,在銀河係中,最大的可能結果是500個恒星產生一個外星文明,這樣,我們平均要找到501個恒星才有可能找到外星文明,根據恒星密度,500個恒星所占空間半徑為35光年,這意味著最近的外星文明可能在35光年以外,我們向那兒發一個信號,最快也要在70年後才能收到回音。
(2)頻譜隔離。我們使用電磁波和外星聯係,但是由於電磁頻譜極寬,我們也不知道他們使用何種頻譜。
(3)文明發展程度。由於存在著不同類型的文明,假如對方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達到域、芋型文明,那麼他們就可能對我們不屑一顧,避而不見。
如果對方的文明程度比我們低,他們也無法和我們相互聯絡。
(4)其他生命形式。我們考慮的都是與地球文明相似的文明,但如果有其他生命形式呢,比如矽人,科幻小說中的蜘蛛人、小綠人,它們就無法和我們交流。並且假如它們是采用我們所未知的形式存在的話,我們也隻好永遠對它們保持未知。
火星上會存在生命嗎
火星上麵有沒有生命?如果有,會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引起人們濃厚興趣的問題。
火星是太陽係中一顆引人注目的紅色行星,從前人們以為它是一個小型的地球。地球上有冰封的南北極區,火星上也有兩個白色的極冠,並且有四季的變化,春天氣溫回升,冰雪融化,火星的極冠就逐漸變小,而極冠以外區域的顏色卻變得更暗,並不斷擴展,這使人聯想到火星上有植物生長。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發現火星表麵上有不少的細線,認為那可能是運河。後來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還製作了詳細的運河地圖。離火星5000多萬千米遠的地球也能看見這些運河,其規模該有多宏偉!人們由此想象,在火星上麵也許生活著有智慧的生物,他們能建造出超級的水利工程,從極區引水,征服幹旱,這真是天上人間。從此,這個“火星人”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