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鹹水”
美國的一名生物學家聲稱,火星上水的鹽分含量非常高,即使存在早期的生命物質,也會因為水過鹹而遭到扼殺。
在美國科學促進會舉行的年度會議上,負責操作火星探測器的專家小組成員安德魯斯·諾爾說—“長期以來,火星一直是一個非常幹旱的星球,它隻在形成最初期還算是一個適於尋找生命存在的星球。現如今,火星上水的鹽度非常高,微小動植物很難在水中存活。“機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在很久之前有水存在,但是仍不清楚水到底是存在於土壤中還是分布於表麵上。而這個新發現則暗示,火星表麵曾存在一個至少2英寸(1英寸抑2.54厘米)深的鹹水湖。”
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數據顯示,有關水中的高礦物質濃度會扼殺生命的早期理論是正確的,然而,還沒有證據證實火星上是否曾經有生命存在過。負責此次任務的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斯蒂芬·斯奎勒斯說—“如果火星上有居住之處,那應該是在星球的地表之下。”因為,不管何處存在過生命,那裏的有機體必會在大氣中留下氣體蹤跡。而對於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說法,諾爾有另一個理論,即“曾經有一個巨大的隕星使火星變成了不毛之地”。
科學家目前已經在火星上找到了一些至少由5厘米深的水流衝擊而形成的岩石,水流速度為每秒10~50厘米。岩石的排列是一個明顯的笑臉形波紋。科學家介紹了兩個主要證據—其一,某些岩層具有獨特形狀,這類形狀有可能是水流作用的產物;其二,岩石中存在氯和溴,尤其是其中的溴,很可能是從蒸發後的水中沉積出來的。這些物質的存在也說明“梅裏迪亞尼平原”在某個時候曾被水覆蓋過。有專家表示,證明火星曾有過液態水,將促使科學家們從新的角度去研究火星過去的氣候以及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此外,科學家指出,現在並不清楚火星的鹹水海有多深,麵積有多大,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存在了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火星探測器進一步探測才能提供答案。
美國宇航局曾表示,“勇氣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近乎純淨的矽。
斯奎勒斯稱,這種矽是在天然熱水源或火山噴發口附近形成的,散發出了天然氣。在地球上,科學家們常常會在這種狀況下發現活的微生物。盡管已經超過了預期3個月的任務執行期,這兩個地質調查機器人還將繼續工作,到目前為止,它們已經工作4年了。
火星上的文明
在太陽係八大行星當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鄰,有明顯的四季變化,火星探險比起其他星球來說更具實用性。特別是1976年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類似人臉的火星表麵照片後,許多人為之瘋狂。有人甚至宣稱這表明那裏曾經存在高度發達的文明,而“人臉”所在的基多尼亞地區也被奉為“聖地”。
後來,NASA的火星探測器雖然又拍到兩張照片,顯示它並不像“人臉”,而是一座山丘,但是持“火星人臉”看法的仍大有人在。日前,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拍到的一張最新照片再次證明,所謂的“人臉”根本不存在,而是一座山丘,是一大塊露出地麵的岩層。
火星上拍到“人臉”照片
關於“火星人臉”的照片是美國“海盜1號”宇宙飛船1976年拍攝到的。
為了探測火星,1975年,美國先後發射了“海盜1號”和“海盜2號”宇宙飛船,這兩艘飛船的著陸器分別於19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成功著陸。同年7月底,NASA公布了一張“海盜1號”拍攝到的火星表麵照片,它看起來很像一個人的臉,冷冷地向上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