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故事-塵封的殺機(2 / 3)

唐磊明白接下來將發生什麼,自己雖然逃過了蒙汗藥,但絕逃不過活埋。躲又沒處躲,跑又跑不掉,怎麼辦呢?情急之中,唐磊想出一個李代桃僵的脫身法。趁鬼子兵轉身時,唐磊悄悄操起一條板凳,用力朝對方後腦砸去……這一下又準又狠,鬼子兵哼都沒哼就倒在了地上。唐磊迅速動手,把自己的衣服和鬼子兵的軍裝作了互換,又把鬼子兵抱到餐桌旁趴好。隨後,唐磊悄悄躲到屋外,在一個隱蔽處藏了起來。

不久,鬼子軍官帶著幾個鬼子兵回到屋裏,把二十八個泥瓦匠一一抬出,埋進了大坑。由於天黑,再加上麻痹大意,鬼子沒發現唐磊被調了包。

挨到下半夜,唐磊趁鬼子不備,躡手躡腳逃走了。他沒敢馬上回家,而是在外麵躲了兩天,確認自己家沒被鬼子監視,這才悄悄摸了回來……

聽丈夫講完死裏逃生的經過,唐優優的曾祖母喜極而泣。唐磊告訴妻子,自己知道那批金條的埋藏位置,打算盡快把它們挖出來,然後帶著全家遠走他鄉。唐優優的曾祖母怕出事,問那樣做有沒有危險。唐磊說偷偷行動風險不大,但開啟地下室和搬運金條很費力,一個人幹不了,得約弟弟一起下手。

幾天後,唐磊讓妻子把弟弟悄悄叫到了家裏。那晚,兄弟倆一邊喝酒,一邊商量行動方案。唐優優的曾祖母在廚房裏忙進忙出,她做夢也想不到,那個晚上竟是自己和丈夫的永別。

講到這兒,唐優優收住了話頭。

廖輝和徐曉峰聽得入了迷。唐優優的講述實在太重要了,不但進一步證實汪偽寶藏的存在,而且提供了事件的親曆者。不過,聽到最後,廖輝仍沒弄懂照片上那個日本軍官跟唐磊的失蹤有啥關係,於是他向唐優優提出了這個疑問。

唐優優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說:“三點多了,太奶奶應該睡醒了,我帶你們去見她,請她親口講一講兩者的關係。”

廖輝和徐曉峰非常興奮,樂顛顛地跟著唐優優出了書房。唐優優把他們領到朝南的一間屋子,屋子裏坐著一位年過九旬的老太太,那就是唐優優的曾祖母。

唐優優把廖輝和徐曉峰的來意告訴了曾祖母。聽說眼前這兩個小夥子想破解七十年前那樁藏寶秘密,老人很激動,她說:“如果能找到那個寶藏,或許就可查清我丈夫失蹤的真相,這個謎困擾了我七十年,也讓我痛苦了七十年,我希望臨死前能揭開謎底。”

廖輝和徐曉峰表示,一定盡全力破解汪偽寶藏之謎。隨後,廖輝指著《時事公報》上的那個日本軍官,向老人問道:“這個日本人和唐爺爺的失蹤有啥關係?”

唐優優的曾祖母歎了口氣,開始回憶七十年前的那個傍晚:

因為怕妻子不小心說漏嘴,唐磊沒把寶藏的具體位置告訴她。唐優優的曾祖母是在添酒上菜時,從丈夫和小叔子的對話中聽到了一些有關寶藏的內容。唐磊說那個藏金條的密室建在一座廟的下麵,究竟是哪座廟,唐優優的曾祖母沒聽清,她隻記得小叔子說了一句:“密室的入口,肯定在其中一座塔的底部。”

唐磊搖搖頭,正要說出答案時,忽然瞥見放在床頭的《時事公報》,那上麵有一張五個軍官的合影。看見照片,唐磊即興出了個謎語,他用紅筆在其中一個鬼子軍官的腦袋上畫了個圓圈。然後,唐磊指著照片對弟弟說:“要問密室的入口在哪裏,答案就在這張照片上。”

唐磊平時喜歡猜謎,此時還不忘玩解謎遊戲。唐磊的弟弟盯著照片琢磨了好一會,突然拍手笑道:“我知道了!”說著,他用筷子蘸著酒水在桌上寫出了答案。唐磊看後點點頭,一個勁誇弟弟聰明。這當兒,唐優優的曾祖母去廚房端菜,沒聽見哥倆後麵的對話。晚上十點左右,唐磊和弟弟帶著工具悄悄出了門。

直到第二天黃昏,兄弟倆仍沒回來,唐優優的曾祖母知道出了事。她拿著那張《時事公報》,向許多猜謎高手請教,想弄清藏寶的地點,以便尋找丈夫和小叔子。但猜謎高手們都一頭霧水,不明白畫了圈的鬼子軍官究竟代表什麼。

一晃七十年過去了,唐優優的曾祖母始終珍藏著丈夫留下的《時事公報》,希望有一天能破解這樁離奇的懸案……

講到這兒,唐優優的曾祖母已老淚縱橫。

廖輝也喜歡猜謎,聽了這段故事,他拿起報紙重新審視。報紙上的照片已發黃,但五個軍官的模樣仍清晰可辨。被畫了圈的日本軍官約摸五十來歲,佩戴大佐軍銜,照片下方的注解表明,他叫吉田康夫。廖輝思忖良久,沒猜出這跟密室的入口有啥關係。

無奈之下,廖輝試探著問唐優優的曾祖母:“奶奶,我想把報紙拿回去仔細研究,以便找出事情的真相,可以嗎?”

唐優優的曾祖母點了點頭,說:“我留著這張報紙,是為了弄清丈夫的下落,如果你要研究,就拿去吧。”

4.苦苦探尋

當晚,廖輝和徐曉峰捧著《時事公報》,反複揣摩唐磊編的那個謎語。

徐曉峰說:“唐磊在吉田康夫腦袋上畫個紅圈,地下密室的入口肯定跟他有關。”

廖輝說:“這我也知道,問題是要搞清兩者究竟有啥關聯。”

徐曉峰瞅著照片上的吉田康夫,猜測道:“吉田康夫長得圓溜溜胖乎乎,有點像彌勒佛,唐磊可能想暗示,密室的入口跟廟裏的彌勒佛有關。”

廖輝立刻否定了這種猜想,否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照片上的楊叔丹比吉田康夫更胖,更像彌勒佛。徐曉峰的思路雖然不對頭,卻提醒了廖輝,藏寶的密室在一座廟的下麵,密室的入口很可能也在那兒,所以謎語的答案應該跟廟裏的某樣東西有關。腦袋上畫了紅圈的吉田康夫,像寺廟中的什麼呢?廖輝琢磨到深夜,毫無結果。最後他決定,明天去寧波的各個廟宇走一遭,實地找一找靈感。

在寧波,解放前留下來的寺廟一共有七座,廖輝和徐曉峰去了其中有塔的五座廟。為啥隻去有塔的寺廟呢?因為唐優優的曾祖母提到過一個細節,當時唐磊的弟弟懷疑密室的入口在一座塔的底部,可見那座廟裏是有塔的。

廖輝和徐曉峰在那五座廟裏仔細踅摸,想找出線索,但沒有成功。

看廖輝急得抓耳撓腮,徐曉峰說:“我表叔是猜謎高手,要不咱找他請教一下。”

廖輝無計可施,便同意了。

徐曉峰的表叔張權五十來歲,是中學的語文老師,平時喜歡猜謎。見到張權,廖輝介紹了尋寶的全過程,然後把那張《時事公報》遞給他。

張權盯著報紙上的照片,思忖了好久才說:“根據你們提供的信息,這個謎語無解。”

“不對,不對。”徐曉峰立刻反駁,“聽唐優優的祖母說,當時她的小叔子很快就猜出了謎底,這個謎語是有解的!”

張權皺著眉頭說:“這說明,唐磊的弟弟還掌握了某種我們所不掌握的信息。”

“什麼信息呢?”廖輝和徐曉峰異口同聲地問。

張權指著報紙上的照片,解釋道:“比如,這個吉田康夫可能有個特別的綽號,唐磊兄弟倆都知道,所以很快就聯想到了廟裏的某個位置。但我們不曉得,所以想破腦袋也找不出答案。”頓了頓,張權補充說,“唐磊是個泥瓦匠,編不出非常高深的謎語,所以他對弟弟的暗示應該很直白。現在連我都猜不出這個謎,肯定另有原因。”

廖輝覺得張權的分析有道理,他決定再去唐優優家,向唐優優的曾祖母詳細了解吉田康夫的情況。

說幹就幹,廖輝和徐曉峰再次來到了唐優優家。結果卻令人失望,唐優優的曾祖母隻記得吉田康夫是日軍頭目之一,其他情況一概不知。

從唐優優家出來,徐曉峰垂頭喪氣,認為尋寶走進了死胡同。但廖輝並不氣餒,他下定決心,盡一切可能收集吉田康夫的個人資料,從中找出解謎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月後,廖輝在省抗日研究會找到了吉田康夫的詳細檔案。除了文字內容,檔案裏還有三張吉田康夫的照片,都是侵華期間拍攝的。

當廖輝看到這些照片時,他驚呆了——眼前這個日本軍官隻有四十來歲,而且體形瘦削,與《時事公報》上的吉田康夫判若兩人。震驚之餘,廖輝覺得這個日本軍官很麵熟,他取出《時事公報》核對,發現站在吉田康夫左側的石井太郎跟檔案照片上的日本軍官是同一人。很顯然,《時事公報》中的注解有誤,錯把石井太郎寫成了吉田康夫。唐磊兄弟倆是認識石井太郎的,不會被報紙上的注解誤導,這就是說,當時唐磊是在石井太郎的腦袋上畫圈……

弄清這一點後,廖輝立刻猜出謎底是“石井”,密室的入口在石井裏!張權說得沒錯,唐磊即興所編的謎語很簡單,在石井太郎的頭部畫圈,暗指密室入口與這個人名字的開頭部分有關,那就是石井。

蹊蹺的謎語終於被破解,廖輝激動不已,馬上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徐曉峰和唐優優。三人商定,接下來重點檢查廟裏的石井。

5.發現入口

五座可能藏寶的廟宇中,隻有觀海廟和雲嶺寺各有一口石井,密室的入口應該在其中一口井裏。

在探寶取得實質性突破前,廖輝不想對外聲張,這樣就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怎樣才能悄悄檢查那兩口石井呢?略加思忖,徐曉峰有了主意,他通過朋友聯係上了市文保所的所長,謊稱自己要寫一篇有關古井的論文,請文保所開具介紹信,去觀海廟和雲嶺寺對兩口石井進行實地勘察。

文保所的介紹信非常管用,三個年輕人的“勘察”進行得很順利。

如果密室的入口在井裏,敲擊井壁會聽到空洞的回音。廖輝和徐曉峰沿著繩索分別下到兩口井裏,用榔頭逐一敲打各處井壁,但始終沒聽到空洞的回音。這說明,井裏並沒有密室的入口。

廖輝覺得奇怪,難道自己判斷有誤,密室的入口跟石井無關?可是,自己破解謎語的方法沒錯呀,答案就是石井。晚上,廖輝輾轉難眠,反複思考著這個問題,琢磨到深夜,他忽然想到:在過去的七十年裏,廟裏的石井會不會被填平了呢?完全有這種可能,自己還得去另外三座有塔的寺院好好調查一番。

第二天,廖輝、徐曉峰和唐優優挨個去那三座寺廟詢問。前兩座寺廟的僧人都說廟裏從來沒有石井,當問到七塔寺的老方丈時,他肯定地點了點頭。

老方丈說:“我們寺裏確實有一口明代古井,井圈是用石板砌成的。”

廖輝又驚又喜,忙追問道:“這口石井是不是被填了?”

老方丈搖搖頭說:“沒有填,這口井還在。”

“還在?”廖輝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我把七塔寺裏裏外外都瞧遍了,沒發現有石井呀。”

徐曉峰隨聲附和:“是呀,我們看得很仔細,連犄角旮旯都沒放過,你們寺裏壓根沒有井。”

老方丈朝南一指,說:“石井在那邊。”

廖輝、徐曉峰和唐優優扭頭看去,隻見南麵橫著一堵高高的圍牆。廖輝不解地問:“難道石井在圍牆外?”

老方丈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