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回 萬壽屆期力辭徽號五臣歸國特降綸音(2 / 3)

恰好美國大統領羅斯福,出來調停,勸兩國停戰休兵。就借美地樸次茅斯,為兩國專使會議場,彼此開議。日使小村氏提出議案:一要俄國償還戰費,二要俄國承認朝鮮主權,三要俄國割讓樺太島,四要俄國讓與旅順、大連灣租借權,五要俄國撤退滿洲兵,六要俄國承認保全清國領土及開放門戶,七要俄國將哈爾濱南邊的鐵路讓與日本,八要俄國將海參崴的幹線作為非軍事鐵道,九要俄國竄入中立國軍艦交與日本,十要限製東洋的俄國海軍,十一是要俄國讓與沿海州的漁業權。俄使槐脫便把十一款允了七款,隻第一、第三、第九、第十共四條,堅持不允。嗣經美大統領代為磋磨,將樺太島南半部讓給日本,餘三條一概取消。和議乃結。全約公布以後,東三省中的俄兵總算盡行撤去。無如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南滿洲一帶,統入日本勢力圈,北滿洲一帶俄人尚橫行無忌。從此中國的東三省,不啻為俄、日平分,隻表麵上稱作中國版圖罷了。中國隻顧全虛名,其餘盡可慨讓!

西太後聞俄、日修和,東三省土地,歸還中國,忙遣使致謝日本,且時常與德齡女士談及,國勢不在大小,總要兵力強盛,小亦可以敵大,日本國小,卻能戰勝絕大的俄國,我國如趕緊練兵,或亦能返弱為強,不畏外人。舍本逐末之言。德齡卻奏稱:“兵不在多,在乎同心協力。日本宣戰時,全國上下,無不視國如家。男子固荷械從軍,女子亦脫簪助餉,所以得此勝仗。”西太後聞言,亦不加可否。嗣聞一時輿論,多說日本因立憲而勝,俄國因專製而敗。中國極應仿效日本,將君主專製政體,改作君主立憲政體,庶幾可以圖強,西太後亦置諸不理。惟自日、俄戰爭以後,嚐移居宮禁中,借示鎮定。至此因時事和平,仍常駐頤和園,遊玩消遣。奈主張立憲的言論,日盛一日,起初不過都下閑談,後來竟時形諸奏牘。西太後迫於眾議,也隻好勉力從新。於是廢弓箭,停科舉,考試出洋學生,贖回粵漢鐵路合同。又遣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五大臣分赴東西洋各國,考求一切政治,作為維新標準。京內外人士喁喁望治,總道西太後身悔前非,更張舊轍,不知她如何刻勵,如何勤勞。誰知西太後從容不迫,頤養自娛。想是能人不忙。登山泛湖,抹牌擲骰,午後、昏黃,且橫陳一榻,把阿芙蓉膏作為延年益壽品。怪不得鴉片流毒屢禁不絕。

一日正在吸煙,驀聞一聲怪叫道:“老佛爺,不好了!革命黨來了!”西太後擲煙起床,忙問道:“你說什麼?”那人複道:“正陽門外來了革命黨,亂放炸彈,將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一一炸傷。”西太後驚道:“這還了得?!”說著時,瞧那稟報的人,乃是一個值園的太監。隨又道:“你不要妄報,你去探聽的確再來報聞。”太監自去。西太後歎道:“康逆尚未拿獲,孫逆又來鬧事,真是可恨!”看官!這康逆是康有為,前文概已敘過,毋庸細表。那孫逆恰是何人,不得不略略表明。

當時有一個排滿興漢鼓吹革命的大首領,姓孫名文,字逸仙,號中山,籍隸廣東香山縣。幼時在教會學堂讀書,便已領略那博愛、平等的訓詞。嗣又投廣州博濟醫院,學習醫術,轉入香港推利士醫院,學術大進。畢業後,他就借行醫為名,暗中結識同誌,陰圖革命。後來立了一個興中會,自己做了會長。竟湊集資本,向外洋去購槍械,擬奪廣州為根據地。冤冤相湊,密謀竟泄,粵大吏嚴密緝拿。虧得孫文先行走避,航海去英,嗣後被駐英使臣龔照璦誘人館中,將他拘住,又由英人康德利,與孫有師生誼,替他設法救出。孫文雖經磋跌,毫不膽怯,越發冒險進行。有為者亦若是。自是遊曆外洋,遇著僑居的華民,及留學的誌士,每與他談說滿清的壞處,革命的要事。有幾個相信的,便加入會中,願效死力。還有幾個富翁,慨允助餉。隻因中國沿海,邏察很嚴,一時不便進來,隻好與從前幾個好友,暗地通信。粵人史堅如想去借粵督德壽的頭顱,被德壽覺著,反把他的頭顱借去。中國第一次革命流血,要算這位史烈士了。過了一年,湖南誌士唐才常又想發難,機謀未密,死在張之洞手中。粵東三合會首領鄭弼臣,在惠外府起事,複遭失敗。嗣又有湖南人黃興,邀了同誌萬福華,潛蹤上海,刺殺故桂撫王之春,險被拿住正法。黃興命不該絕,經問官查無實據,釋獄東去。浙江人蔡元培、章炳麟,四川人鄒容,組織會社,高談革命,江督魏光燾飭上海道密捕,蔡走脫,章、鄒被逮下獄。鄒病死獄中,章後得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