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嬰幼兒常見傳染性疾病(1 / 3)

麻疹

1 發病原因

麻疹病毒通過打噴嚏、咳嗽粘在鼻、喉部黏膜上。潛伏期約為10~12日,隨後發熱在38℃,並出現咳嗽、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表現。同時眼部有充血現象,口內發疹,皮膚出現紅色皮疹現象,並向全身擴散。需要引起注意預防由於麻疹病毒引起的並發症,如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等。

2 症狀表現

開始時的症狀表現與感冒症狀表現相似

最初2~3日發熱在38℃,同時有咳嗽、流鼻涕,出現眼部分泌物等類似感冒症狀表現。到第3~4日,開始出現眼部充血、口腔內側黏膜出現數十個類似口內炎的白色粒狀物。這是麻疹黏膜斑這種疾病特有的症狀表現,可以在早期發現麻疹

再次發高熱的同時全身有紅色皮疹出現

持續3~4日的高熱退熱後,在半日至一日內又重新發熱,耳朵後部開始出現細小紅色皮疹,逐漸擴散到胸部、腹部、背部、手腳,3~4日內遍布全身。皮疹漸漸由小塊連接成片,使皮膚看起來呈斑狀。在這期間高熱持續不退,臉部微腫,口腔內潰爛,眼部充血並有大量分泌物,還有腹瀉現象。咳嗽逐漸加劇,寶寶精神狀態很差

發病後7~10日逐漸退熱,食欲也慢慢恢複

至體力恢複到平時的水平需要大約2周的時間。紅色皮疹逐漸變成褐色,經過1個月逐漸消失

3 治療護理

退熱後在皮疹消失這段時間,首先要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環境。現在沒有很有效的對抗麻疹病毒的藥物,因此隻能根據症狀進行治療。為預防中耳炎、肺炎等二次細菌感染,應遵照醫囑給寶寶服用抗生素。如果高熱不退、全身症狀惡化的情況下,也可以住院。因為熱持高續容易引起脫水,需要不斷給寶寶補充水分,注意穿著是否過多,盡量使寶寶處於一個溫度舒適的環境。熱退後皮疹顏色逐漸變淡,這段時間可以在家靜養。熱退後3~4日後才可以洗澡。

麻疹是一種有很強傳染力的疾病,因此寶寶在1歲後必須接種疫苗。在沒有接種疫苗期間,如果與患有麻疹的寶寶有過接觸,不滿1歲的寶寶應在接觸後6日內注射γ-球蛋白,1歲以上的寶寶應在接觸後72小時內接種疫苗。

風疹

1 發病原因

就像其名稱“三日疹”一樣,症狀表現和麻疹相似,全身有發疹現象,但沒有麻疹症狀表現嚴重,發熱和發疹基本上都在2~3日痊愈。原因是感染了由於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的風疹病毒所致。

2 症狀表現

發熱的同時有發疹現象,並可見淋巴結腫大:感染發病2~3周後,發熱達到38℃,同時全身有紅色細小皮疹出現。淋巴結也開始腫大,碰觸頸部、耳朵下部,會感覺到有小指尖大小的疙瘩。眼白充血,喉嚨腫痛,可能還會有輕微的感冒,2~3日後,開始退熱,風疹也全部消失。大多數都會自然痊愈,需要引起注意預防的是病毒侵入腦部造成風疹腦炎。

3 治療護理

皮疹消失後應在家靜養,高熱時應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寶寶患此病基本上沒有並發症,大部分會自愈。風疹多少都會有些瘙癢,應避免用力抓撓。

風疹病毒的感染力很強,患病期間應避免與外界接觸。特別是不能和孕婦接觸。

寶寶到1歲就可以接種疫苗,在寶寶2歲之前必須接受疫苗注射。

水痘

1 發病原因

這是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疾病,潛伏期約為2周。通過患者的噴嚏、咳嗽的飛沫或者接觸發疹者來傳播。由於傳染力很強,常見在托兒所、寶寶園等暴發群體性感染。

感染最初階段可見如蚊蟲叮咬般的紅色疹子。有時伴有38℃的高熱。發疹在半日至2日遍布全身,同時變成有強烈瘙癢感的水皰,水皰破裂後形成黑色瘡痂。

水痘在發疹開始1~2周好轉,但是好轉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仍然在體內生存,到成人階段時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形成刺激神經的帶狀皰疹。

2 症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