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約為2~3厘米的紅色皮疹出現在頭皮、臉部、臀部、腹部等,半日左右可遍布全身。皮疹在數小時至半日內逐漸變成透明的水皰。有時伴有37℃~38℃的發熱現象。水皰的遍布程度因個體不同而有所差異,還可能出現在頭皮、外陰部、口腔內、眼皮內側等部位。瘙癢感強烈,注意避免抓破
紅色皮疹形成有強烈瘙癢感
水皰逐漸變幹形成瘡痂
水皰在3~4日後逐漸變幹,形成黑色瘡痂。疾病最嚴重時可形成紅色皮疹、水皰、瘡痂混雜在一起,1~2周內所有的水皰都變成瘡痂。碰觸發疹也會傳染,因此在所有的水皰結成瘡痂之前要避免外出。如果寶寶有喪失意識、抽搐現象,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3 治療護理
防止抓破水痘是護理的關鍵。止癢但同時還要防止抓破水痘,這是護理的關鍵。應將寶寶指甲剪短,如果寶寶還是要抓癢,可以用手套套住寶寶的手。口腔內如果起有水皰,應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或者熱的食物,可吃些軟的易消化的食物。感染的最初期,也用抗病毒藥物來抑製發疹。
水皰變成瘡痂之前應避免洗澡,但可以用淋浴衝洗臀部。另外如果水皰破裂很容易汙染衣物、被褥,應注意勤換內衣、睡衣、床單、枕套等。
流行性腮腺炎
1 發病原因
感染Mumps病毒引起腮腺發炎,耳朵下部會發生腫大疼痛,稱為“流行性腮腺炎”。經常是兩側同時腫大,但也有單側先腫大,和數日後另一側開始腫大的情況。
Mumps病毒不僅侵入腮腺、唾液腺,還會破壞胰髒、睾丸、卵巢等內分泌腺,甚至侵入腦、脊髓引發各種並發症。為防止並發症的發生可以在寶寶過了1歲之後接受疫苗注射。
2 症狀表現
感染病毒後的第三四周開始出現從耳朵下部至下顎腫大,碰觸有痛感。經常是兩側同時腫大,但也有單側先腫大,1~3天後另一側也開始腫大的情況。因疼痛常造成寶寶厭倦哺乳,食欲下降,甚至伴有頭疼、倦怠。但是有的寶寶感染後,卻沒有任何症狀表現。所以當無法判斷寶寶是否感染疾病時,應前往醫院接受抗體檢測。
流行性腮腺炎需要注意的是並發症發生。如果發病4~10日後開始退熱並伴有頭痛、嘔吐等症狀時,可能是患上無菌性腦膜炎,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3 治療護理
應給寶寶吃些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
唾液腺發炎減少唾液的分泌而導致消化能力下降,同時兩頰腫大又造成咀嚼食物困難,應該考慮給寶寶吃些如湯、布丁等易咀嚼的食物。此類食物易殘留口中,因此還應注意飯後口腔清潔
腫痛時可適當用冷卻法
可以用冷毛巾敷腫痛部位,發炎期間避免外出,在家靜養。退熱1日後再洗澡。為防止並發症的發生應前往醫院就診。根據醫囑適當使用一些鎮痛劑等
流行性乙型腦炎
1 發病原因
腦炎病毒是病毒侵入腦部的一種疾病。病毒從豬等動物體內繁殖,通過蚊子的叮咬進行傳播。這種疾病分布廣泛,每年也會有數人被感染。感染後症狀表現明顯。潛伏期4日至2周後突然有高熱,同時伴有頭痛、嘔吐、手腳抽搐、意識模糊、陷入昏睡狀態。退熱後逐漸恢複。
2 症狀表現
潛伏期4日至2周後突然高熱在39℃~40℃,除頭痛、嘔吐還會有頸部硬直的腦膜炎症狀表現。數日後發展成腦炎,身體無法直立並伴有抽搐、意識障礙現象。高熱持續4~5日陷入昏睡狀態甚至危及生命,危險期過後開始退熱並逐漸好轉。
3 治療護理
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一旦感染隻能采取隔離措施。預防接種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會有不良反應。目前沒有大麵積暴發的可能性,但如果要前往腦炎流行的地區或蚊蟲較多的地區之前,應接種疫苗或者聽取醫生及專業人士的意見。另外外出時最好著長袖、褲裝以預防傳播腦炎病毒的蚊蟲叮咬。
小兒結核
1 發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