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
1 發病原因
出生後到1歲的寶寶患有的濕疹被稱為寶寶濕疹。這種疾病的原因現在還不是十分清楚,特別是特應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汗疹等疾病在寶寶小的時候很難區分確診,因此統稱為寶寶濕疹。
皮膚表麵分泌的皮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剛出生的寶寶受到從母體繼承的性激素的影響,皮脂分泌過剩很容易形成濕疹。過了2~3個月隨著皮脂分泌漸漸減少,又比較容易形成由於幹燥引起的濕疹。
2 症狀表現
在臉頰、口的四周、兩顎、頭部都會有紅色濕疹出現,有時濕疹會潰爛並伴有瘙癢感。在寶寶濕疹中,常常會有膿狀物的小水皰出現。
3 治療護理
做好皮膚清潔工作,差不多3~4周就可以痊愈。每日洗澡時用寶寶專用肥皂,特別要注意清洗額頭、發根,這些部位皮脂腺比較發達,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還要注意清洗容易沾到牛奶、口水的口部周圍和臉頰。
家長還要注意把寶寶的指甲剪短,以防止瘙癢的時候寶寶自己抓破皮膚,或者給寶寶戴上手套。如果這種情況還是持續,引起寶寶哭鬧、情緒不穩定,應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
蕁麻疹
1 發病原因
皮膚的某個部位出現有瘙癢感的紅色發疹現象。發疹大小不一,表麵平滑且逐漸擴大。蕁麻疹有時候還會出現在口腔內、喉嚨等部位。
寶寶食物過敏的最初症狀表現,常常是寶寶身上出現蕁麻疹。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服用的藥物、日光、汗、氣溫變化、抓撓皮膚等物理刺激。
2 症狀表現
身體上突然出現有瘙癢感的紅色疹子,大小形狀各異。開始的時候可能隻是很小的一片,逐漸麵積擴大。從發疹開始到消失可能持續數小時或者數日,並且伴有瘙癢感。發疹現象如果在1周內消失為急性蕁麻疹,持續1個月以上為慢性蕁麻疹。
3 治療護理
大部分蕁麻疹都會自然痊愈。症狀表現如果輕微可以先在家觀察一下,用濕毛巾冷敷發疹部位可以抑製瘙癢。醫生可能會開一些抗組胺的口服藥劑,服藥後症狀表現會減輕,但是可能會反複發疹,家長不能憑自己的判斷給寶寶停藥。還是要遵醫囑找出食物過敏原進行對症治療。
尿布疹
1 發病原因
墊尿布的部位受到糞便、尿液等的刺激而發炎,起一粒一粒的疹子,呈紅色並有潰爛現象。汗液、尿液使尿布總是處於濕的狀態,糞便和尿液長時間與皮膚接觸,是造成尿布疹的主要原因。因為糞便中含有的消化酶溶解了皮膚中的蛋白質,同時尿液中含有的氨使皮膚呈偏堿性,再加上糞便中的消化酶的作用,使炎症越來越厲害。特別是腹瀉的時候更容易引起尿布疹。
2 症狀表現
墊尿布的部位呈紅色
墊尿布的部位發炎而呈紅色。炎症有時會遍布整個臀部,有時候會出現在肛門周圍、腰部、大腿根部
症狀嚴重時會有皮膚剝脫的現象
症狀表現嚴重時可見到起水皰、皮膚剝脫並有刺痛感,寶寶在排尿、洗澡時都會因疼痛而哭泣
3 治療護理
媽媽在懷孕中應接受檢查,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媽媽在懷孕35~37周時可以接受檢查,如果被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來預防對寶寶的傳染。分娩後應對寶寶進行檢查,如果寶寶已經被感染也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如果潰爛嚴重、症狀表現持續時間長應前往醫院就診
如果潰爛嚴重、皮膚有剝落現象應前往醫院就診。醫生一般會給患者開一些抑製炎症發展的非類固醇藥物,如果症狀表現嚴重可能會開類固醇類藥劑。塗藥時要保持皮膚清潔
應保持寶寶臀部清潔、幹燥
如果寶寶患了尿布疹,家長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臀部的清潔,勤換尿布,在寶寶每次排便、排尿後可以坐浴或者淋浴,將臀部清洗幹淨,然後擦幹。每次清洗後可以給寶寶塗抹凡士林,這樣可以避免糞便、尿液直接接觸刺激皮膚
接觸性皮炎
1 發病原因
寶寶患有此病大部分是因為口水、汗液、尿液、果汁等刺激引起的。
2 症狀表現
皮膚發炎並有瘙癢感,出現粒狀物或水皰。其特征是僅僅在接觸了刺激物的部位發炎。
3 治療護理
清洗患部,保持患部清潔,還可以塗一些消炎的藥膏。如果瘙癢感強烈、患部有膿狀物出現、發炎皮膚麵積擴大等症狀表現,家長應帶寶寶去醫院的皮膚科或兒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