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老農民危言聳聽 小學生拜祭英烈(3 / 3)

謝長倌從挎包中,拿出鞭炮燃放起來,山林一下子炸響了。那些探頭探腦的鳥兒,一下子飛出老高。

趙亮心裏琢磨著:“這是謝長倌的老家嗎?這下麵埋著的,是他的父母親嗎?他為什麼說是趙家村人?”心裏無數疑團在打架。

突然,下麵傳來嘰嘰喳喳的人聲。趙亮循聲望去,隻見不少小孩,往山上蹦蹦跳跳地湧來,後麵跟著兩個大人,其中一個老頭,還有一個年輕姑娘。趙亮仔細一看,不覺大驚:那不是易桐花嗎?

易桐花專心維護秩序,招呼同學們,並沒有留意一旁的趙亮。隻聽得她大聲招呼道:“同學們,不要亂跑,注意安全,快到這裏來集合。聽劉爺爺講故事!”

小學生像出籠的小鳥,在野外的山林,打打鬧鬧,攀枝摘花,像放羊一樣,好不容易,在那巨石前麵站好,排了隊,易桐花開始說話:“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我們今天來做什麼?”

小學生們用稚嫩的聲音整齊地回答:“祭奠先烈,愛國愛家!”

易桐花聽了,十分滿意,點點頭說道:“同學們,你們說得對,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烈士流血犧牲換來的。這塊土地裏麵,就埋葬著近萬個烈士,他們與RB侵略者,在這個地方,進行了殊死的戰鬥,保住了這塊土地,最終將RB侵略者趕出了中國。今天是元宵節,我們該不該來祭奠他們呀?”

所有的學生一起回答起來:“緬懷革命先烈,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易桐花說道:“下麵,請這場戰爭的親曆者劉大爺,為我們講一講當時,有血性的中國人是如何保家衛國的。劉大爺也是一位抗戰英雄,參加過那次戰爭,此後,他主動留下來,為烈士們守墓,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這麼多年來,他含辛茹苦,忍辱負重,每年一定要祭奠烈士,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慰。下麵,有請劉大爺——”

劉大爺穿著一身舊軍裝,胡子拉碴的,卻充滿精氣神,他上前給小學生們敬了一個軍禮,朗聲說道:“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下麵是什麼江呀?”

小朋友喊道:“長江!”

劉大爺說道:“長江邊上是什麼炮台呀?”

生長在這裏的學生,自然知道,於是一起回到了:“野山關炮台!”

劉大爺說道:“小朋友們說得對,在抗日戰爭時期,政府就在長江上頭,RB侵略者要打垮我們的政府,就必須要經過這個野山關。所以,政府就在這裏設置了大火力的炮台,使得日軍不敢從長江乘船上去,就必須從我們這裏走。守衛野山關的,就是國民革命軍77軍,總共有2萬多將士。RB佬有飛機大炮等先進武器。他們將這片山上炸得寸草不生,但是我們的守軍沒有後退一步,與日軍進行了殊死的搏鬥,其中,一個連的軍隊,在守斜對麵的那個山頭,日軍的飛機將山頭的樹木全部炸毀,他們堅守陣地,雖然傷亡慘重,但是沒有一個退縮的。日軍衝上來了,就和他們拚刺刀。最終,這個連隊的兄弟們,全部壯烈犧牲。就是憑著這股氣,我們終於將侵略者打敗。日軍的主力就是止步在野山關前,無法前進一步。同學們,他們勇敢不勇敢。”

所有的小學生回答道:“勇敢!”

劉大爺問道:“我們要不要向他們學習呀?”

學生們顯然事先已經做了準備,齊聲答道:“刻苦學習,保衛祖國!”

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上,洋溢出神聖和嚴肅,趙亮不得不佩服易桐花,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謝長倌已經是老淚縱橫。

接著,小學生們按照事先的安排,朗誦了詩歌,唱了隊歌,才有序撤退下去。趙亮說和易桐花認識,想和她打個招呼,被謝長倌製止。

當兩人走到路邊的時候,楊勤突然說道:“趙亮,你看,那個山,好熟悉呀!”趙亮順著楊勤的手勢看過去,隻見正東方,有一座山,蜿蜒曲折,像龍一樣橫陳眼前,一時有些模糊,說道:“我怎麼不熟悉呀?”楊勤說:“我在縣城,向西部眺望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山。”

謝長倌點點頭說:“你說得對,對麵這個山,就是龍船山。以前還看得到趙家山的那個巨大的柱子。遠遠低看起來,就像龍船上的一根旗杆,可惜,趙亮出生的那一年,那跟旗杆被雷劈掉了。”

楊勤問道:“這裏還看得到龍船山?我們走了那麼長的時間。”

謝長倌說道:“我們是繞路了,其實不遠。隻隔著一座山。有條山路更近,鑽幾個山洞,就過來了。”

趙亮問道:“謝爺爺,你知道這條山路嗎?”

謝長倌高深莫測地笑笑說道:“有點印象,忘記了。什麼都不準再問了。我今天帶你們來,一則是了卻一個心願,二則是想托付你一件事情。”

趙亮聽了,知道謝長倌這個任務必定十分艱巨,便鄭重地點點頭說:“謝爺爺,你說吧,我一定完成你的任務。”

謝長倌淒然點點頭說道:“你努力就好了,不一定能夠完成我說的任務。趙亮,你小的時候,我怕你幼小的心靈受不了,有件事情沒有告訴你。”

趙亮好奇地問:“什麼事情?”

謝長倌回憶說:“日軍曾經在趙家山,活剝了三個人的皮——具體的細節,我就不和你說了,你可以到書上去找活剝的慘狀。我告訴你這個事情,是如果我不說,這件事情,就淹沒於曆史了。但是我告訴你,不是要你增加仇恨。這麼多年,我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這麼大,為什麼被一個小小的RB欺負,我們在清朝中期的時候,比RB國還強大很多!”

趙亮知道書上的答案:“不是因為清朝腐敗落後嗎?”

謝長倌說:“不是那麼簡單。我思考了一輩子,都沒有想清楚。我托付能給你的事情,就是弄清楚,RB人為什麼能給欺負中國人?等你想清楚了,我肯定早都死了,你到時候別忘記了,到我的墳前,告訴我,好不好?”

趙亮不相信地說:“中日戰爭都這麼多年了,未必這麼多專家學者,都沒有搞清楚RB人為什麼能欺負中國人?是我們沒有找到相應的書籍吧!”

謝長倌說道:“但願是我孤陋寡聞。你找到了答案,也可以來告訴我。我其實是很悲觀的。有個初步答案,但不知道是不是答案的全部,我認為,中華民族,是不善於反思的民族,回避問題,一般都是得過且過,歌功頌德,不願意正視問題,沒有危機感。你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本書,是來專門研究RB為什麼可以欺負中國的?不正視問題,回避問題,這個毛病不改,以後,中國還是要被RB欺負。或許你我都看不到,由曆史來檢驗吧。”

趙亮聽了,大受震動,卻因為從來沒有思考這個問題,不敢再說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