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布玩偶與作為文化的卡哇伊
布娃娃和布動物可以統稱為布玩偶。
所謂布玩偶,極端地說就是被人過度包裝的動物形象。這是將弱者的感覺給予人為的凝縮,是非常抽象的具體化,然後給人一種假麵的卡哇伊。
布動物所具有的共通特征是,巨大而可憐的眼神、愚笨的嘴型、無防備的睡姿等。確實逗人喜愛。但是這裏必須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布玩偶之所以卡哇伊,是因為這裏排除了現實中的寵物和嬰孩因排泄物而帶來的臭氣等非常不爽的要素。也就是說這些布玩偶既不會排泄也不會吵鬧,從而表現出了一種理想狀態的下的純粹性。小孩們可以踢打它、踐踏它,大人們可以給它穿衣戴帽,當然好玩、當然卡哇伊。這些以前不能想象的行為模式,現在變得可能了。
抱著嬰孩,牽著剛洗過澡的比特犬散步,行人會發出“卡哇伊”、“像布玩偶一樣可愛”等的評價。其實,這裏的評價並不是對現實中的嬰孩和動物那麼一種一貫性的評價,而是行人在下意識裏就認為嬰孩與比特犬是卡哇伊的那麼一種既成觀念的脫口而出,也就說是行人隨口說說而已。
這裏必須區分兩種情況。
嬰孩是卡哇伊的。但現實中的嬰孩不是布娃娃,他是要排泄和吵鬧的。母親盡管麵對嬰孩的排泄物和吵鬧,但還是要撫育他成長,從這點來看的話,是卡哇伊觀念的支配結果。也就是說,即便排泄和吵鬧,在母親的眼裏也是卡哇伊的。
如果母親不能忍受排泄物和吵鬧,將嬰孩殺死了。那就要問這位母親為什麼要殺嬰孩?母親說,原本以為嬰孩像布娃娃一樣卡哇伊,結果根本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這位母親通過布玩偶而釀成的卡哇伊觀念,在現實的嬰孩麵前,泛起了強烈的反差——齷齪感。嬰孩並不好玩嘛,排泄和吵鬧,煩也煩死了。
這就涉及卡哇伊和美,和怪異的關係問題。卡哇伊和美麗做鄰人,從嚴密的角度來說必須加以修正。也就是說怪異、畸形才是卡哇伊的鄰人。如果這層膜能得到保護的話,卡哇伊就能轉化為親和、心地愉快等肯定的因素,諸事就順當。如果這層膜放置於外部或者甚至破損的話,卡哇伊就轉變成醜陋,心地不快等否定的因素,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如殺子、遺棄寵物等。
如果說美能讓人產生敬畏與距離的話,那麼怪異就能喚起同情與愛情。這樣來看,所謂的卡哇伊並不是事物中固有的本質,而是我們給它起上一個卡哇伊的名字,指向其行為。他人喜愛的布玩偶,另一個人一點也不感覺到卡哇伊,這完全是有可能的。卡哇伊並不陽光普照,卡哇伊並不要求人人同感,是我的布玩偶我才感到卡哇伊。為什麼我能擁有這種感覺呢?因為是我的東西,所以我要保護它。問題就這麼簡單。這裏,對這個“物”,我無償地注入了同情與愛情,所以感到卡哇伊了。卡哇伊最初與美與怪異為媒體,而後再與幼小、幼稚為基準。
(九) 《佛蘭德斯的狗》的長年之謎解構
2007年,比利時製作了一部非常奇特的電影,查證《佛蘭德斯的狗》的電影。查證什麼呢?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因為在1975年,日本動畫公司將其改編為動畫作品《佛蘭德斯的狗》。收視率達到了50%的超高水準,這令西方人困惑不解。
原作是英國作家薇達在1872年所著的童話,故事發生在比利時北部的佛蘭德。
住在佛蘭德的一個小村裏的少年耐羅,從小父母雙亡,他和爺爺以及一條叫做帕特拉什的狗住在一起。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像魯本斯那樣的畫家。在他的爺爺死後,他被人嫁禍,被當成是縱火燒了村子裏的風車小屋的犯人,被村人趕出了村子。之後他為了獲得獎金,參加了一個繪畫比賽,不過他的畫落選了。在雪中,喪失了住所和希望的耐羅,到了位於安特衛普的大教堂。這時,村裏的人們澄清了對他的誤解。同時,認識到了他的才能,想要收養他的繪畫比賽的評委也來找他,不過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在大教堂的魯本斯的畫的前邊,耐羅和帕特拉什一起升上了天堂。
導演查證《佛蘭德斯的狗》電影的鮑爾卡魯特說,在歐洲這個傳奇故事隻被當做“都輸了的狗”來上映,是絕對得不到好評的。因為從歐洲人的價值觀出發,該作隻是表述了一個失敗者的死亡。之後這部電影在美國也上映過5次,也未有過積極的評價。帶有悲劇的原作故事,為什麼能在日本取得共感?為什麼在日本具有這麼大的反響?日本在很多動漫中都有提到過這部作品,例如,在撲殺天使朵庫蘿中,多庫羅給睡不著覺的草璧櫻講故事,讀的書叫做《弗蘭德斯的犬奴隸》。歐洲人認為這是“長時間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