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意談判(1 / 2)

聽得這句話,郭萬金捋著長須,卻是搖頭苦笑道:“什麼長安四富!都是一些無聊百姓的戲言罷了。王元寶可是皇帝都承認的天下首富,我郭萬金哪敢跟他並駕齊驅……”

謝雲大感造化弄人。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他竟然能跟“長安四富”之一的郭萬金坐在一起談生意。

他將蒸餾酒賣與老者酒肆,其實並非什麼深思熟慮之下的決定。隻是因為偌大長安酒肆雖多,但以燒酒聞名的也就是西市的老者酒肆、東市的姚生酒肆,以及開化坊的開化酒肆這三家。

其中開化酒肆局限在開化坊附近,論影響力與人流自然不能跟東市、西市這樣的經濟商業中心相比。而東市主要是上等奢侈品,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那種市場不僅受眾麵不廣,且與商品麵向也應接不上。畢竟上流貴族自認高貴,自然不可能去接受這種有失風雅的烈度酒。

所以他最後才選擇了天下最繁華的西市,隻是沒想到西市這家老者酒肆竟然便是郭萬金的產業。

郭萬金本來不叫郭萬金。他因為家藏萬金,才以此命名。隻不過時間久了,長安的百姓也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統統叫他郭萬金。

郭萬金有多少財富,謝雲自然是不知道。隻不過他既然能跟天下首富王元寶並稱“長安四富”,那麼其身家定然也是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所謂的“長安四富”,分別是:王元寶、楊崇義、羅會、郭萬金。這四個人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即便謝雲這樣的穿越者,往往在安樂坊也常聽到他們的大名。

王元寶原名王二狗,號稱“天下首富”。因其名字與“開通元寶”錢中兩字相同,所以這個時期的人甚至把銅錢稱之為“元老”。此人與長安權要、達官貴人都有所往來。據說其宅邸以金銀疊為屋壁,以沉檀為軒檻,以碔砆甃地麵,以錦文石為柱礎,並把銅錢當地板磚,鋪在後花園的小徑上,稱這樣可以防滑。時人稱之為“王家富窟”。

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公開承認道:“朕天下之貴,元寶天下之富。”後世正月初五拜財神,吃發菜等許多習俗都與此人有關。

比起王元寶,楊崇義的財富也不遑多讓。他常常延約四方名士,結交朝廷權貴。每年的科舉考試結束以後,楊崇義都會將及第士子邀請至其家,設宴款待。時人稱他為“豪友”。

至於排名第三的羅會,則是以陶糞為業,因此發家致富。他的家宅華麗,各種珍品貴物應有盡有。

這四個人雖隻是商人,卻都是長安城內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人物。

眼前的郭萬金,便是長安馬行的執牛耳人物。他雖然以販馬為本業,但在燒酒這方麵也是搞的有聲有色。

謝雲暗自慶幸,臉上卻是不動神色地問道:“郭東家認為我這燒酒怎麼樣?”

“的確不錯。”郭萬金眼睛眯了起來,麵無表情的問道:“不知道謝小郎想怎麼跟我做這場買賣?”

謝雲暗道正戲來了,也是努力將一張臉板的冷漠無波,淡淡答道:“三千貫。然後每年兩成利潤歸我。”

“什麼!”郭萬金嘴角一抽,嚇了一大跳,頓時睜開眼睛盯著謝雲說道:“閣下想錢想瘋了吧?”

不過馬上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旋即又是閉上眼睛,重新淡淡說道:“謝郎未免胃口太大了。”

謝雲微微一笑道:“利潤方麵可以談嘛。郭東家若是覺得小子獅子大開口,您大可以提出你認為適合的數字。當大家覺得這個價格都可以接受的時候,這樁生意不就成了麼?”

謝雲自然不會真的想要賣一萬貫。須知三千貫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天文數字。一貫便是一千文,三千貫就是三百萬萬文銅錢。如今承平年代,像長安這樣的萬國之都,一鬥米才十三文錢,一匹絹才兩百文錢,三千貫的含金量實非後世可比。

“盛唐”這兩個字的確不是吹出來的,由於物價低廉,導致購買力增大,老百姓多半能過著很舒適的物質生活。因此唐朝的民間遠遠要比明清兩朝富裕得多。

所以當謝雲提出“三千貫”的時候,連郭萬金這種老謀深算的大人物也明顯嚇了一大跳。

此時才明白謝雲這“三千貫”是句唬人之語,郭萬金不由得暗罵一聲“小狐狸。”

須知談生意之人最忌諱露出真正內心,所以兩人一開始才會都裝出一副麵無表情的模樣,想要藉此讓對方摸不清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