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樂原作畫(1 / 2)

第二天晨光熹微,一絲涼涼的愜意從窗外傳來。謝雲悠悠爬起床,滿臉惺忪地伸了個懶腰。

此時賀氏、謝月跟念奴三人還在隔壁房子裏熟睡。為了不驚醒她們,謝雲悄悄穿好衣服,一番洗刷後才輕手躡腳地走到坊外。

這個時間段,北城所在的兩市諸坊早已是人山人海。但像安樂坊這種偏僻所在,即便到了日上三竿也很難見到幾個人影,這使謝雲更思喬遷的想法。

謝雲走出宅子,沿著朱雀街小跑到長安東城的樂遊原。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謝雲每天早上都會起來晨跑。畢竟這個時代醫療水平不高,一次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人的性命,所以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極為重要。隻不過他今日跑到樂遊原,卻不是單單為了鍛煉身體。在樂遊原尋景作畫,才是他今天的目的。

從延平街往東,便可見地勢高平軒的樂遊原野。此時細雨方歇,雨後的草野鬱鬱蔥蔥,空氣亦十分清新。

謝雲不禁大生感觸。此時八百裏秦川雖然不複“天府之國”的美譽,但依舊是華夏神州的膏腴之地。隻是由於唐代以後的連年戰亂,關中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到了宋朝時已經許多地方出現荒漠化,而到了近現代則化為黃土高原。

謝雲長長歎息。眼前的世界是如此動人,一眼望去林木蔚然、蔥蘢鬱秀。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還未那麼嚴重。但到了二十一世紀,由於千年來對大自然過度的開發破壞,終使人類飽嚐苦果。

“假如我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曆史會否被改寫呢?”謝雲感慨許久,卻是苦笑道:“自己的命運尚未改變,如何能去改變曆史呢?”

拋卻不切實際的念想,謝雲背著畫板來到樂遊原的高坡上。樂遊原是唐長安城內的最高點,亦為登高覽勝最佳景地。從這裏登原遠眺,則京城之內,俯視如掌。這裏種植著多株名貴櫻花,以及各色花草名木,一向是便高門仕女踏春遊戲的好去處,亦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名地。

樂遊原橫跨長安東城的升平坊與新昌坊兩坊之地,與曲江池、芙蓉園遙遙相望。樂遊原上有青龍寺,此寺位於延興門內新昌坊,本是隋朝的靈感寺,如今則成為大唐最負盛名的密宗祖庭。這裏既是曰本真言宗的祖庭,同樣也是曰本佛徒心中的聖寺。

樂遊原野芳幽香,風景宜人,抬頭便可見數不盡的山水園林。此處遍布著長安貴族的別業山莊,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前朝鎮國太平公主的山莊。隻不過她被賜死後,這處盛集被李隆基分賜予他的幾個兄弟,即寧、申、岐、薛四王。

此時朝陽初升,但來此遊賞者早已絡驛不絕。謝雲登上高坡,卻見幄幕雲布,車馬填塞,真可謂人山人海。

謝雲找了個僻靜的所在,將畫板擺放好,然後便鋪上一層薄白的越州剡藤紙。剡藤紙以薄輕韌細、質地精良著稱,十分適合揮毫作畫。他將剡藤紙鋪好後,又將顏料依次擺放在畫板旁邊。

這個地方雖然幽靜,但除了他以外,旁邊尚有三三兩兩的稀疏人影。這些人想來跟謝雲一樣,也都是來尋幽作畫的。謝雲隨意在他們身上逡巡一圈後,便盤坐下來專心致誌準備作畫。

謝雲選的這個位置其實極好。這裏從高處幾乎可俯視樂遊原全貌,首先映入眼簾的正是樂遊原的水木樹草,東北隅青龍寺塔高高聳起,而東南隅正好可見四王別業。而這些景物的上空,則鋪著一層淡淡的白色霧氣。這層霧氣恰好給樂遊原的景色帶上一種朦朧美。

青龍寺塔便是青龍寺的浮屠,這座寺廟是佛教密宗教派的根本道場,在後世還留有遺址。那裏有許多曰本入唐求法的“學問僧”與“請益僧”。中唐以後,曰本在青龍寺受法最著名的有八人,曰本人稱為“入唐八家”。其中的空海法師,在東大寺開創了曰本的“東密真言宗”。而另外一位最澄法師則在比叡山開創了“延曆寺天台宗”,這個延曆寺,就是後世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的所在。而它的開創者最澄,則相傳是漢獻帝劉協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