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李將軍(上)(1 / 2)

謝雲輕咳一聲,拱了拱手道:“小子跟李北海素未相識。”

“哦?”老者眉毛一挑,狐疑地看著謝雲道:“老夫看你詩上的筆意頓挫起伏,書法風格奇偉,倒頗得李邕之妙。”

謝雲臉色微紅,訕訕笑道:“李北海精於翰墨,海內文人皆師其書法,小子自不例外。”

老者點點頭,卻指著畫上那首詩,喃喃念道:“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台榭壓城闉。欲知前麵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這首詩是寫太平公主的山莊麼?”

“正是。”謝雲輕輕頜首。

“這首詩,很不錯。”老者麵露微笑,點頭道:“當年這樂遊原東隅幾乎全是太平公主的台榭,如今山莊猶在,卻已物是人非。這首詩似直而曲,有案無斷,暗喻褒貶,的確耐人尋味。”

“老丈過獎了。”謝雲拱手一揖,微笑著問道:“您方才說怪哉,不知意有何指?”

“唔——”老者指了那幅畫,眯著眼睛道:“此處風景開闊,正可一覽西京全貌。可你這畫上的構圖布局,卻隻在其中一角。這樣豈不怪哉?”

謝雲微微一笑,不答反問道:“老丈認為這畫的品相如何?”

老者略微思索,笑著答道:“此畫筆法雄奇簡練,線條硬勁。而布局上雖局限於邊角一隅,卻有以偏概全,小中見大的妙處。此畫的景色近山參天,遠山則低,倒是予人一種玩味不盡的意趣。”

謝雲一怔,這時他對老者的身份也是好奇起來。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老者既有如此高明的鑒賞能力,可見也非是一位普通市井老人。他訝然道:“還未請教老丈尊姓大名?”

老者微笑著瞟他一眼,卻是不置可否道:“你這圖,雖然畫工筆法有待提高,不過構圖布局倒是別具一格。此畫立意新奇,別樹一幟,勉強可入逸品之流。”

謝雲身子一動,頗有些忸怩不安。

據他所知,古代自曹魏尚書陳群奏立九品中正製後,華夏幾百年來從選官製度、官階品級、門第等級,到圍棋、書法、繪畫各行各業無不按照九品等級分成高下。

在繪畫方麵,晚唐朱景元還因此撰寫了一本《唐朝名畫錄》。他以唐人的眼光,將唐朝畫家的畫格分為神、妙、能三品,每品又有上中下三個等級,一共便是九品。

其中神品上一人,自然是當朝“畫聖”吳道子。其次神品中一人,是周昉。神品下七人,分別是閻立本、尉遲乙僧、閻立德、韓斡、李思訓、張璪。

神品以下是妙品。妙品上有八人,分別是李昭道、韋無忝、朱審、王維、韋偃、王宰、楊炎、韓滉。妙品中五人:陳閎、範長壽、張萱、程修己、邊鸞。妙品下有十人,分別是馮紹政、戴嵩、楊庭光、張孝師、盧棱迦、殷仲容、陸庭曜、蒯廉、檀智敏以及鄭儔。

最後是能品。能品上有陳譚等六人。能品中有楊辨等二十八人。能品下則是黃諤等二十六人。

這個排名十分苛刻,許多造詣頗高的唐代畫家都沒有被列入其中。至於九品以外,尚且還有親王品以及逸品之分。

親王品是指漢王李元昌、江都王李緒,嗣騰王李湛然三人的書畫品格。

這三人裏,漢王元昌是高祖李淵第七子,因與太子李承乾謀反而被賜死。其人善畫馬,筆蹤妙絕。而江都王李緒則是霍王李元軌長子,李淵之孫。此人善畫雀蟬、驢子,畫工造神極妙。連杜甫也曾以詩稱讚說:“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而嗣滕王李湛然,則是李淵五世孫,如今在朝擔任殿中監。此人善畫蜂蟬、燕雀、驢子、水牛,曲盡情理。

這三位親王的丹青造詣都很高,唐人因他們的超然地位,故而不敢定其品格。

至於老者口中的逸品,是指技藝或藝術品達到超眾脫俗的品第。《唐朝名畫錄》裏,也隻有王墨、李靈省、張誌和三人被列入。此三人,其畫都是獨樹一幟,前所未有。到了宋初之時,逸品則列為畫中的最高等級。當然老者說這話的意思,隻是單指謝雲的畫風奇特而已。

謝雲大感受寵若驚,連忙擺手道:“老丈過譽了。”

老者哈哈大笑道:“你的畫技筆法尚待提升。隻不過像你這個年紀,在丹青翰墨方麵能有如此水平,已經實屬難得。你這畫,最妙的地方便是一個‘奇’字。這種獨出機杼的畫風,足以掩蓋你在畫技上的不足。”

謝雲越發覺得老者來頭非小。隻不過盛唐文人畫家奇多,是以他又猜不透老人的具體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