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虢國夫人(1 / 2)

就在王縉沉思之時,場內傳來一陣嘹嘹嚦嚦的絲竹之聲。兩排身著霓裳錦裙的宮女列隊而出,一邊端持玉盤,一邊揚手散花。兩隊盛裝少女中間,一位淡描蛾眉的貴婦人乘坐步輦緩緩而來。

扭頭間見到這位貴裝少婦,王縉便是猛吃一驚,直忙起身拱手作揖道:“王縉見過虢國夫人。”

“虢國夫人?”謝雲站在那裏凝目望去,心裏暗自驚訝:原來她竟是虢國夫人,果然好大的聲勢和排場,怕是公主皇妃出行也不過如此吧?

虢國夫人楊玉瑤是貴妃楊玉環的三姐。楊貴妃得寵於李隆基以後,家人雞犬升天。它的三位姐妹皆有才貌,唐玄宗並封國夫人之號。

大姨楊玉瓊,封韓國夫人;三姨楊玉瑤,封虢國夫人;八姨楊玉珮,封秦國夫人。三女並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

而三人裏麵,聲勢最為顯赫的便屬這位虢國夫人。傳聞諸皇子、皇孫婚嫁,一定要以虢國夫人為紹介,先納賂千貫才能奏請。其人手眼通天,任何皇親國戚都要為之側目。

謝雲微微抬頭,這才瞧見這位貴妃娘娘的三姐,如今權勢傾天的虢國夫人楊玉瑤。

隻見她穿著一身碧綠的袒領襢衣,上麵用金絲繡著騰雲與青雀的紋飾,肩披翠綠紗帛,胸前是水仙散花圖式的抹胸。雖然素顏朝天,卻是嬌媚無骨入豔三分,絲毫無法掩飾那股天生的妖豔媚態與國色風華。

謝雲甫見虢國夫人的容貌,心中頓時蒙上一層難以言喻的驚豔。

僅憑容貌而論,虢國夫人楊玉瑤絕對是他兩世為人裏,見過的最美麗女子。這位虢國夫人約莫三十歲年紀,絕美的容貌因歲月的刻畫更加顯得成熟妖冶。更為致命的是,她竟然臉上不施粉黛。這種淡掃蛾眉的妝容,在盛行濃妝豔抹的唐朝是極為罕見的。

謝雲微微一窒。虢國夫人尚且美豔至此,那麼那位號稱“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太真楊玉環又該是何種風華絕代?

捕捉到謝雲眼中的震驚、欣賞和刹那的迷醉,楊玉瑤滿意的溢出一絲笑角,目中異采一閃道:“王夏卿,你與令兄摩詰都是當世大家,卻為何在一位後生前如此失態?”

她的聲音有如燕語鶯呼,婉轉動聽之極。

王縉微微一訝,遂移步上前,手指紙箋輕笑道:“吾鑽研隸書半生,不想八分漢隸的風骨竟在這位小友重現。一時失態,還請諸位海涵。”

眾人一聽,都是大為訝然,許多身份高貴的顯宦紛紛湊了過來。待湊近看完,臉上都是露出跟王縉方才的震驚難信之色。

謝雲微微一笑,他知道這些人都在驚奇什麼。

盛唐時期的書法,比起初唐已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其中真草更徹底的擺脫了王家書派的束縛,形成自己的新風格。在這個時代,草、行、篆、楷等書法都衍生出冠絕千古的書法家,而自秦漢以來最為重要的隸書卻沒有多大的發展。

唐代的隸書規整有餘,含樸不足,十分刻板。盛唐的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雖有“分隸四大家”之稱,實則他們的功力完全不能與漢隸書家同日而語。

有唐一代,隸體書法家中真正有漢隸風韻的當推開元時代的梁升卿。隻不過像梁升卿這樣寫出漢隸之風的書法家,有如鳳毛麟角,十分罕見。所以唐隸的整體水平都普遍平庸無奇。

故而謝雲這手奔逸超縱,神采奕揚的隸書翰墨,足以引起在場所有人的共鳴。

他采用的是清代書法家鄭簠的隸體。由於清代金石考據學的興起,隸體書法史進入魏晉以來的第二次發展高峰。而鄭簠的書風與藝術思想,更是對後來一個世紀內產生了極大影響。

這足以解釋這群貴人名士的震驚。唐代隸書漸失古法,而唐後的隸書成就更是每況愈下。曆代雖有能隸書者,如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文征明等,他們雖然都是書法史上有名的行草大家,但隸書卻寫得不如人意,與漢隸不可比肩。

而謝雲寫的這手雄壯恣肆、矯健鬱勃的隸書,實則有異軍突起之勢,隻不過他的筆力還稍欠火候而已。

這足以引起書壇的震動了。即便是王縉這樣雍容內斂的名士,這時也難以克製自己心中那股激動與驚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