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詩詞書畫(1 / 2)

見謝雲往場內走去,李僑與辛景湊兩人同時露出戲謔的笑意,等著謝雲出乖弄醜的機會。

李僑在賭,他賭謝雲的詩才不可能跟他的馬球技藝一樣高明。辛景湊同樣也在賭,在他的印象裏,謝雲不過是一個隻會寫兩手好字的窮酸書生。若非如此,他們楊家也不會那麼不待見他,三番兩次急著退婚。

若說全場對他最有信心的,恐怕隻有李昭道一人。他瞥了謝雲一眼,捋須一笑,旋即又將所有精神都貫注到那幅畫上,再也不往場內多看一眼。

在滿場的矚目下,謝雲長袖負手,緩緩往場中的書案走去,神態舉止文雅優美,超逸灑脫。僅憑他的相貌與風度,便足引起許多人的好感。

世人對你的觀感,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無論古今,一個人若想成功,容貌氣度都極為重要。

走到書案跟前,謝雲稍微沉吟了一下。

謝雲前世國學功底頗高。他自信親作幾首古詩,其意境水平比起李僑、杜鴻漸也隻高不低。隻不過李僑是皇孫郡王,杜鴻漸則是世家朝士。他們的詩作隻要不是差到極致,無論多麼平庸都會有人熱捧。

而對自己這種籍籍無名的寒士來說,平庸就代表著失敗。若自己的詩作無法掀雷決電的話,等待自己的就隻有嘲笑、侮辱與蔑視。

他終與這個時代的寒門子弟感同身受。對於素門凡流士子來說,他們每走一步都極為艱難。若是一著不慎,則滿盤皆輸。

像辛景湊那種紈絝,即便胸無點墨,依舊年紀輕輕就做到六品朝官。而無數滿腹經綸的才士卻是懷才不遇。不是所有寒門子弟都可幸運如馬周,不是所有人都可遇到常何那樣的貴人,李世民那樣的伯樂。

謝雲搖了搖頭。若單靠自己的能力,想在一群唐朝詩人裏勝出怕是不容易。事到如今,也隻能借鑒甚至是剽竊一些古人的詩作了。

見謝雲沉吟不定,李僑站在一旁頓時冷笑了起來,“怎麼,寫不出來了?你方才打馬球的時候不是牛皮轟轟?粗鄙的田舍奴,真以為寫詩跟你拉屎一樣容易嗎?”

謝雲額頭微汗,這位宜都郡王怎麼說起話來比市井小民還要粗鄙三分?看來這群皇室貴人衣冠楚楚的外表下,都隱藏著一顆極為悶騷猥瑣的內心啊……

謝雲沒有理他,徑自鋪開箋紙,毫筆輕輕往硯台裏沾了點墨。

描寫春天、春遊的古詩並不少。拋卻宋元明清四朝,僅盛唐到晚唐的詩作便不勝枚舉。隻不過想要從中挑選一兩首足以震驚四座的名句,卻是難以下手。

描寫春景的古詩,最好、最多的當屬詩聖杜甫的作品。隻不過小杜到底是這個時代的人,謝雲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剽竊他的詩作。若運氣差極,正好選到一首杜甫已流傳於世的詩句,那麼他這輩子恐怕都得抬不起頭來了。

為免弄巧成拙,謝雲索性全盤拋棄盛唐詩人的作品,將目標鎖定在中、晚唐詩人的作品上。

謝雲抬頭往周圍風景略略看了一眼,靈感從腦海中一閃而過。他頓時勾起一抹微笑,伏到書案上揮筆疾書。

寫完,他將箋紙交由身旁的程元振。李倓大步走過來,拿起謝雲的詩作,嗬嗬笑道:“不若由小王為謝郎吟誦。”

謝雲心知對方欲投桃報李,點頭一笑。

李倓將箋紙遞過來,眯了眼睛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過去,隨後也是眼睛一亮,頓了一頓連道:“好詩!”

滿座賓客覺得非常詫異,這建寧郡王怎麼念都沒念,便大聲誇好?李僑眉頭一皺,冷言道:“我說建寧王,是雌是雄,還得念出來大夥一起端詳,你可別在那自吹自捧!”

李倓微微一笑,掃了眾人一眼,然後朗聲吟道——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李倓誦讀完,場上頓時鴉雀無聲。

許久之後,場內一位中年儒士終於打破沉靜,大喝一聲“好!”

那是兵部員外郎王縉,字夏卿。此人乃是太原王氏子弟,當朝有名的風流雅士。王縉文筆泉藪,善草隸書,書法功超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薛稷,一向是遐邇聞名。

他的兄長,便是當今詩壇文宗、才名冠代的王維王摩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