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炒茶與茶肆(1 / 2)

第二天清晨,光德坊謝家新宅的樹梢上傳來鳥兒清脆的叫聲,雨後的庭院濕濕的,花壇草圃上都掛滿了露珠。

謝雲早早起床,徑自在後園裏砍了些窩竹去掉葉子做成掃帚,然後又讓謝月把家裏的鐵鍋搬出來,柴房的方爐也找出來先升上火。

柳紫煙跟謝雲走到庭院裏,然後搬了張胡凳坐了下來,獨自喝著乳漿,饒有興致地看著謝雲忙碌。

謝雲用眼角餘光瞥了她一眼,嘴角直抽,這女人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他長長歎息道:“柳娘子若閑著無事,可否幫我把院子裏的雜草給除了?”

柳紫煙搖了搖頭,咂嘴道:“奴家身上有傷,哪裏能做這些粗重活兒……”旋即飛快的轉移話題道:“你這是在活忙什麼?”

“炒茶。”謝雲笑了笑,旋即把竹葉掃帚綁在一起,笑道:“想要在偌大長安開辟一條新的商路,就靠這茶葉了。”

想到這裏,他不禁搖了搖頭。事實上,他炒茶倒也不是光為了賺錢。作為一個喜歡茶飲的純正中國人來說,他實在受不了這個時代的怪味茶水。

這個時代的茶,與其說是飲料,當不如說是一種“蔬菜湯”。實際這個時候的茶,的確稱為“茶湯”。他們的飲茶習俗是調飲法,先要把茶烤熟,碾得碎碎的,再拿篩子細篩,把篩出的茶末再煮。煮好以後還要加鹽、加胡椒等調味品,然後連茶帶水一起喝掉。

這種喝法其實是很講究的,隻是對於謝雲來說,這種“黑料理”實在是喝不習慣。這時候的茶,不加鹽的話,苦的要命。加了鹽跟胡椒的話,味道又十分怪異。所以他早就惦記著改變這個時代的製茶工藝。

“炒茶?”柳紫煙眉頭微微一挑,“據我所知,市麵上的茶葉都是以苯青團茶為主,也就是茶餅。”

謝雲點點頭,笑道:“若用這種炒焙青茶的工藝,成茶後的味道會大為不同。”

中國人喝茶的曆史由來已久。西漢宣帝時期,茶葉已成為商品上市交易。這時候茶葉的形態都是以鮮葉為主。而三國以後,茶葉的主要加工方式就變成製餅曬幹,這種茶藝一直盛行到隋朝。

而入唐以後,茶葉加工才開始盛行蒸青法,就是以蒸汽將鮮葉蒸軟、而後揉撚、幹燥而成。這樣製成的茶葉色綠湯綠葉綠,十分悅目。時至開元年間,茶葉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加工形態。雖然炒青茶技術已經開始萌發,但餅茶的生產與飲用仍占主要地位。謝雲采用的炒青茶法製茶,所成之茶,要遠勝如今的茶餅。

兩人說著說著,不多時一位青衣老者帶著兩個少年推著車來到了後園。謝雲臉上露出些許亮色,隨即就迎了上去。

“東家!”青衣老者命令兩位少年將車停好後,走到前麵朝謝雲拱了拱手道:“東家,這些茶葉都已經揀好芽了。”

老者看上去六十多歲,腰板硬朗,精神矍鑠,行走之間竟然帶著幾分軍人的剛硬與剽悍。

柳紫煙眼中閃過一道不可察覺的精芒,微微笑問道:“這位是?”

“這位是牛大叔——”謝雲大步上前,拍了拍牛大叔的肩膀,笑嗬嗬道:“我接下來準備開張的茶肆,就是由牛大叔一家主理。”

“牛大叔……”柳紫煙略想了想,微微頜首道:“原來如此。你既不方便入商籍,就想讓這位牛大叔站在明麵幫你打理麼?”

她本想問這位牛大叔可信否?可是仔細一想,這位牛大叔跟謝雲的關係是深是淺,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饒是他們之間不熟稔,自己與他又有多熟……

牛大叔大步走向錢,笑容可掬道:“老夫牛仁,見過女東家……”

“牛人……”柳紫煙微微一愕,隨即又惱羞成怒道:“哪個是你女東家?”

“咳咳——”被牛大叔這麼一說,謝雲也有些尷尬,他連忙擺手解釋道:“牛叔你誤會了,這位柳娘子跟我不過萍水相逢而已……”

“萍水相逢……”牛大叔微微一怔,旋即若有所思地點頭道:“哦……果然是萍水相逢,我懂的……”

謝雲跟柳紫煙麵麵相覷,也不知道這老頭子到底懂了什麼。他輕輕一咳掩飾自己的尷尬,嗬嗬笑道:“牛仁叔這個人就是比較風趣。你看他渾身肌肉發達,一看就是個牛人。這名字起的很好——”

牛仁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隨即擺擺手,指向後麵兩位年輕人道:“東家,這兩個是我的孫兒,你還沒見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