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關隴節度使(1 / 2)

此時皇甫惟明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開元二十九年接替因丟失石堡城而被罷官的隴右節度使蓋嘉運,成為天寶時代的將帥新星。此後他在天寶元年掩殺吐蕃三萬大軍,隨後攻占了洪濟城,可謂是戰功累累。

盛唐時代,不僅天子李隆基喜好邊功,連普通的大唐百姓亦是普遍崇尚軍功武運。皇甫惟明身為屢勝吐蕃的名將,自然成為了長安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如今明德門以及朱雀大街兩側人山人海,老百姓們擠在一起,爭相想要目睹這位皇甫大帥的絕世風采。

隨著駐守明德門的軍將一聲高喝,其它金吾衛士隨即向左右一分,用武器阻止圍觀的百姓向前,往中間亮出寬闊的道路來。

“我聽說這位皇甫大帥,月前正好在隴右打敗吐蕃大論莽布支?”謝雲倒了兩盞茶水,遞給萬晨一杯。

“嗯……”萬晨拿著茶盞,搖頭笑了笑道:“此次王倕入京擔任刑部侍郎。不出意料的話,皇甫惟明憑借這功勞,應該是會兼統河西節度使了。”

“哦?”謝雲顯得有些驚訝,茫然問道:“萬兄何以這麼肯定?”

萬晨喝了口茶,搖頭笑道:“隴右、河西兩鎮由一人兼任的前例由來已久。皇甫惟明此番入京之前,曾在驪山華清宮覲見過陛下。陛下既然讓他在朱雀大街誇官三刻,想來是聖心已定了。”

“嗯?”謝雲遲疑片刻,笑了笑,“如此說來,方今大唐便有三位兩鎮節度使了。”

萬晨轉著眼睛瞥瞥謝雲,點頭道:“說起來,這還是右相李林甫的建議。李相國說皇甫惟明功高勞苦,該加重賞。且河西、隴右都是對抗吐蕃的前線,便提議由屢勝吐蕃的皇甫中丞兼統……”

“李林甫……皇甫惟明……”謝雲微微皺了皺眉,喃喃低語。

兩人正在說笑間,忽然聞得樓下一陣暴喝歡呼聲:“是皇甫大帥——”

謝雲與萬晨被這忽如其來的暴喝嚇了一跳,抬頭望去,隻見明德門煙塵滾滾,一股整齊的、響亮的戰馬踏步聲鋪天蓋地而來。

伴隨著距離的接近,隴右騎兵的英姿也緩緩從迷蒙的煙霧中露出真容。率先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位虎目黑須、威風凜凜的彪悍大將。

這大漢批戴一身虎環明光甲,容貌威猛而剛毅。他兩頰上的胡須,又長又硬的好像長戟一般,坐在馬上不怒自威。

“好個漢子!”謝雲拊掌大為驚歎,指著那員馬上大將,朝萬晨問道:“這位便是隴右的皇甫大帥麼?”

“不是。”萬晨搖了搖頭,“這位似乎是金吾中郎將王難得。”

“王難得?”謝雲微愕著朝那威猛大將身後的旗幟看去,隻見纛旗上書果然寫著“隴右左武鋒使、河源軍使、左金吾中郎將王”一行大字。

“這王難得素有‘關隴第一猛將’之稱。”萬晨偏過頭去,粲然而笑道:“天寶元年,皇甫惟明初戰吐蕃時,吐蕃王子琅支都倚仗其武藝高強,盛裝乘馬到唐軍營前挑戰。琅支都聲名赫赫,唐軍一時無人敢和他較量。王難得見此大怒,手持長矛,飛身躍馬衝上前,兩回合直斬其首。由此他馳名關右,有‘活張飛’與‘賽尉遲’之美譽。”

“活張飛,賽尉遲……”謝雲雙手一抖,暗道這現實怎麼比自己的評書還富有戲劇性。

“王難得斬殺吐蕃王子後,威震關隴。陛下為此特地召見他,令他於殿前乘馬挾矛作刺殺琅支都之狀,並賜給他錦袍和金帶,任為金吾中郎將。”萬晨欣然讚賞道:“王難得出身琅琊王氏。這江左世家素來文風遐邇,不想也能出此絕世猛將。”

謝雲愣了一愣,這才記起了王難得的大名。依稀記得此人在盛唐隨哥舒翰屢立戰功,安史之亂後,曾把全部家產捐獻給朝廷充當軍資。在唐軍收複長安之戰中,王難得為救其部下靳元曜,被流矢射中眉心。他把箭拔了出來,又割掉遮住眼睛的皮肉,繼續冒死衝上前殺敵。雖然滿臉血汙,卻依舊抗賊不已。

若說三國演義裏,夏侯惇中箭後吞眼啖睛隻是戲說。那麼眼前這位王難得拔箭斷膚,就真的是確確鑿鑿的事實了。王難得一生忠耿王室,子女皆為顯貴。他的孫女後來成為唐順宗皇後,也就是那位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李純生母。

“如今王難得的威名可謂天下皆曉。”萬晨抬頭笑了起來:“去年安祿山進京,曾向陛下推薦範陽軍的騎將李歸仁。說此人勇猛不減隴右王難德,可見王將軍的聲名已到了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