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網融合”,就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並逐步整合成為全世界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三網融合”是為了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形成適應性廣、容易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帶寬的多媒體基礎平台。
它同時也是傳統產業轉型的催化劑,盡管現在互聯網還不能完全承擔起三網融合重任,但是互聯網近十幾年發展跟電視、廣播網發展相比,是最快、最成功、最有前途的。比如說廣播,傳統的廣播方式就是一個中心輻射式信息結構,是符合工業社會結構的生產力的組織方式。互聯網是一個扁平分布式結構,是一個體現互動的信息結構,這個結構從長遠看更適合信息社會的社會發展。
二、三網融合:不可阻擋的國際趨勢
·美國:三網融合收益頗多
在美國,電視、電話及寬帶網絡三網融合被稱之為“捆綁服務”。電信企業和有線電視運營商在三網融合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麵各有特色,但又均存在不足。為了增強實力,一些公司在融合初期組成“臨時夫妻”,共同渡過困難期。
·日本:三網融合催生再融合
三網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網絡的融合、用戶終端的融合和相關法律的融合。
·英國:網絡融合是必然趨勢
隨著技術進步,現在音頻、視頻、電子郵件和即時消息等都被集成,變成電腦或手機上的一個功能。
·法國:三網融合將惠及百姓
目前,三網融合在法國快速發展。市場研究機構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到2014年,隨著法國各運營商加快投資光纖網絡,將有50%以上的家庭選擇三網融合的服務。消費者隻要麵對一家運營商,每個月一張發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
在我國,三網融合的大勢已不可阻擋。三網融合涉及電信、電視、互聯網三大產業,因此融合帶來的巨大市場前景將使眾多行業獲益。根據行業分析師的預估算,每個省都需要有200億~500億元的投入,全程全網改造意味著超過6000億元的商機。再加上先前工信部披露的電信行業擬投入的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投資1500億元,三網融合將擁有超過7500億元的新增份額。
也有人認為,三網融合後,市場競爭將更加充分,必然帶來更優惠的價格和更優質的服務。在三網的整合改造過程中,相關軟件及電視製造等設備供應商有望最先受益。
分析人士指出,三網融合除盡可能地滿足用戶數量上升對資源需求加劇的要求外,這一方案的實施將會從中期角度推動我國電信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在未來幾年內將能夠拉動數千億元的投資和消費。三網融合整個產業鏈上的子行業也將迎來市場擴容機遇。
三、開路先鋒
那些在未知的領域開路的人總是令人敬畏的,作為三網融合之路上的開創者之一,李宗霖值得一提。談到一個學習金融的人怎麼走IT之路,李宗霖如是說:“2003年,我出任廣州市南方現代科技廣場總經理,在賣場的管理中接觸到眾多IT商家,有原材料提供商、上遊廠商、渠道商、經銷商、采購商。每天都研究行業的布局,以及市場的規劃,從那時起我發現,信息之間不能有效溝通成為商品交易的最大障礙。上遊廠商希望知道市場最需要的產品,但經銷商卻無法第一時間反饋給上遊廠商,上遊廠商隻好派遣大量的市場人員在銷售一線督導,花費巨大卻收效不佳。而有著團購能力的異地采購者,除了派人到現場調查采購外,沒有更有效的方式進行選擇購買。那時我們就把300家產品全部進行分析完成了一個叫IT行業的戰略分析報告。當我把整個IT行業產品分析完畢之後,我知道有一個更大的空間。目前沒人做出來我就要做。也是從那時開始思索商品信息的暢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