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設計評價作為設計組織或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針對設計的互換性與兼容性特點,應具有科學合理的工作流程與評價方法。
一、評價程序
評價程序的規範性是得到客觀公正評價結構的基本前提之一。一般而言,規範的設計評價應按下列過程進行。
1.評價準備階段
在評價準備階段的主要內容有:評價體係建立、體係各要素建立、各要素觀測值確定、評價用文件準備等。由此可見,在這一階段要進行的前期工作很多,而且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也很大;但是一經形成規範性文件後,在以後再進行評價準備工作時略作調整或直接套用即可。不過初次建立的上述評價用文件要組織專家進行嚴格的論證,以保證這些文件具有科學性和實際使用過程的可操作性。
2.評價組織階段
在評價組織階段的主要內容有:待評價方案預審,即內部相關人員先對要進行評價的方案進行初步審查,看是否存在一些原則性的缺陷,以便在正式評價前進行修改,並決定是否組織評價及何時進行評價;組成評價工作委員會,可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及其他相關因素,決定邀請的評價專家及其成員構成;評價預備會,向評價委員會介紹待評方案的設計目標、設計內容與風格特征、設計過程、企業內部的相關生產設備等方麵的準備情況、市場定位、營銷模式與企業文化、評價過程中的一些具體要求等方麵的內容,並對待采用的評價體係與方法進行最後審定。
3.評價實施階段
在評價實施階段的主要內容有:測評方案,專家委員會可根據前麵評價預備會議的要求及個定現場認真觀測方案後,對評價表中各測評點進行具體評價;結果統計,即把評價委員會各專家的測評結果進行彙總,並得出評價結果。
4.完成評價階段
在此階段的主要內容有:形成結論並提出改進建議。
二、評價方法
對於家具及其他產品設計而言,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比較全麵的評價方法,但綜合地看,可以采用主觀判斷類的非計量性評價方法和數學計算類的計量性評價法。
1.非計量性評價法
非計量性評價法比較適合家具設計評價中的審美性能、心理性能、生理性能等屬於人們主觀判斷市場內容的評價,目前應用較多的方法有語言區分法和分析類比法兩種。
1 語言區分評價法:語言區分評價法也稱SD(Semantic Differential)評價法,是目前國外設計界較為流行的非計量性評價方法。這種方法是以特定的項目在一定的評價尺度內重要性的主觀判斷。應用SD法,首先要在概念上或意念上進行選擇,從而明確評定的方向。一般將概念或意念用可判斷的方式進行表達,以語言文字進行說明,還可用圖片直接表達;其次是選定適當的評價尺度;最後擬訂一係列對比較為強烈的形容詞供評判時參考。
2 分析類比評價法:分析類比評價法要求把待評價的產品與同類的標準樣品進行分析、類比。按5分製對產品進行逐項評分,按總分平均值確定產品的功能、外觀形式、材料、結構、市場等方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