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練過的崔弘度(1 / 2)

崔弘度是崔氏的哥哥,也就是楊浩的舅舅。楊浩一直覺得古人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們的生育觀念,這種觀念是現代人完全無法想象的。他們一貫秉承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所以在他們的意識裏,就是人的一生就應該‘生,生,生,不停的生’。從十四五歲剛剛成親,就開始生,一直生到徹底生不出來。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門閥貴族,全都是如此。

所以這樣的觀念和做法,就導致了一個讓現代人覺得稍微有點尷尬的後果,那就是兄弟姐妹間巨大的年齡差,就比如崔氏和崔弘度。

崔氏今年剛剛才過十六歲,而崔弘度呢,已經四十三了。整整比崔氏大了兩輪還要多。不過也許正是因為巨大的年齡差距,才導致了崔弘度對崔氏的溺愛。絕對是溺愛,一個即使對家中已經成年的子弟,也是說打就打,毫不留情的人。一個在大興被人說成是‘寧飲三升醋,不見崔弘度’的酷吏,其脾氣之爆烈,可見一斑。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對崔氏言聽計從,無比寵愛。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崔弘度基本上是把崔氏這個妹妹當閨女看了。

崔弘度官居高位聲名顯赫,盡管他在曆史記載的不多。但毫無疑問,崔弘度絕對是大隋朝中極有影響力的一方大員。而且在楊浩眼中,他也是一個和楊俊有些類似的奇葩人物,因為他是隋朝曆史上唯一一個被封為郡公的行軍總管。

不是封大了,而是封小了。因為在當時,凡是行軍總管,照例都要封為為國公的,而崔弘度的資曆甚至比楊素還要老。由此可見,在隋朝的官場上,他就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而且還四處得罪人的人物。

不過這些對楊浩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崔弘度崔弘度十七歲時做過的一件事,當時崔弘度是北周權臣宇文護的親信,被授予大都督的官職,有一次崔弘度和宇文護的兒子蒲州刺史宇文訓一起上一座樓,到了樓的頂層,離地已經有有四五丈高,宇文訓從上麵向下看去,說道:“真可怕啊。”結果崔弘度說:“這有什麼可怕的。”然後就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更神奇的是他落到地上以後竟然是毫發無傷。

楊浩認為這件事情很明顯的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崔弘度這個人太不會做人了,你的領導剛剛說這裏很高,很嚇人,轉眼你就說這算什麼呀,然後還跳下去了,這不是給領導上眼藥是什麼。隻顧著表現自己,拿領導當反麵教材,當時宇文訓心裏得多膩味呀。

另一個能說明的問題,就是崔弘度的武力值一定不差。隋朝時一尺的長度與現在差不多,大約是三十厘米,一丈十尺,也就是三米,四五丈的話,大概有十二米到十五米左右,基本上是現在三層樓的高度。也就是說,崔弘度當時是站在三樓樓頂,相當於是從四樓往下跳的,並且在落地後還毫發無傷,所以可以很確定的說明:這貨一定是練過的。而且水平不低,至少曆史上有記載的,敢這麼玩的人還真就他一個。

所以楊浩分析,崔弘度就是個武力值爆棚,但情商為負數的糙人。自己好歹也是他的外甥,靠著這層關係,再多說點好聽的,不怕他不傾囊相授。

雖然楊浩也不想吧自己弄成個隻會舞槍弄棒的粗人,可智商實在不行又有什麼辦法,‘武力不夠智力湊,倆都不夠人數湊。’當年楊浩玩三國群英傳是就是靠的這個辦法。現在隻不過是把智力和武力顛倒一下罷了。雖然略微有些遺憾,但大體上應該沒什麼問題。當不成法師,咱們當戰士還不成麼。

楊浩正想著,卻見到崔氏的貼身侍女春盈走了進來,她的腳步聲音極低,要不是注意到秋泠抬頭看她,楊浩怕是都發現不了她已經進來了。見秋泠和楊浩一起看過來,春盈未語先笑,微微施了一禮,對秋泠說道:“世子還沒睡著呢!我剛才進來時還在擔心,生怕打擾到世子休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呢。”秋泠淡淡道:“世子今日玩的高興,看樣子卻是要過會兒才能睡的,你事物繁忙,怎麼有空來此?卻是王妃有什麼事情吩咐麼?”她麵色淡然,卻是看不出喜怒。春盈素來知曉她的性子,為人又圓滑,自然不會計較,笑道:“若是沒有王妃吩咐,我便不能來看看妹妹麼,你我相處多年,我心中想你了,便來探望一下,卻是不好嗎?”秋泠應道:“自是極好的。”她口中應著接下去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