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杞歡歡喜喜地跑下回廊,快步出了書院,一口氣衝到校場上方的牌坊處,站在這個位置恰好可以一覽整個校場的情形。
這個時候,校場上已經排出了幾條長隊,站著排隊的有十幾歲的學子,也有不少家仆,還有一批穿著華服的年輕公子呢,則在書院各處賞風觀景。總之,校場上人聲鼎沸。
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西山書院的對聯,眾多學子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文體,一個個昂著頭,將書院牌坊前的對聯朗朗誦讀出聲,不少人在排隊時,已經相互在討論對聯的意思。
衛杞的首發立威果然起效,校場上雖然人擠人,但絲毫沒有雜亂的現象。目前這規模比衛杞想象中要大得多,想來秦王府、衛堇年、顏之推等人都是名聲浩大的人,再加之衛杞的廣告做的遠也做的廣,大隋百姓們一聽秦王府和衛家遍請名師開書院,還不一個個擠破腦袋進來。
好在衛守平和王達令已經增加了一倍的人手,現在已經有不少學子登記報道完,由人領著去書院裏邊參觀呢。
這時,便有不少學子帶著家仆陸陸續續從衛杞身邊走過。
“聽說這叫‘對聯’?”一個文弱男子擠著個眼朝牌坊石柱上的行楷一指,
那對聯正是顏之推和蘇桓一再稱讚的“一柱嶸崢,百州風雲從地起;六經璀璨,萬年星日自天垂。”
“是啊,前陣子已經流行開了,真不知道是何人所創?”旁邊一個同行的男子接話道,
“我想不是衛院正,便是顏先生了!”
“不,不,在下聽說是衛院正的重孫衛二郎所作呢?”另外一個男子跑了兩步,走上前接話道,
“怎麼可能?一個十多歲的娃,能有這氣勢?”幾人身後,一個淩冽響亮的聲音傳來。
靠邊站著的某人臉不住地抽了抽。
勞資怎麼就不能有這氣勢?
衛杞不自覺地朝那人看了一眼,一定要記住他的相貌,下次給他小鞋穿。衛杞是個很記仇的人,絕對記仇!
此人一襲藍色錦衫,紋口都是上好的刺繡,麵龐白淨俊美,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狹長的鳳眼,細目含威,劍眉如鞘,一副冷傲的神色,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公子。
他一手負立,昂然看著那副對聯,麵露不屑之色,“不過是從詩賦當中演變而來,討巧而已,沒什麼好稀奇的!”
衛杞不自覺地拿著紙扇的扇柄,無規律地敲打著手心,嘴角勾出一抹弧度,似笑非笑!
好一個傲氣的少年哪!來了我西山書院,我不把你整得服服帖帖,你別想出這個門!
衛杞前世曾經去山區支過教,在那一年,衛杞幾乎把所有的紈絝小子都拯救了過來,原本不讀書的,開始認真讀書了,原本不記筆記的,都老老實實記筆記,隻要是衛杞的課,所有學生都會打起十二分精神上課,一個個聚精會神的聽講,還主動參與課堂的各種活動。
記得剛去的第一個學期,衛杞所教的三門課,原本學生平均分隻有三四十分,可是那個學期期末,所有班級平均分都在七十分以上,這在當時被稱為一個奇跡。衛杞之所以建書院,也跟他曾在山區支教有關。
後世那些沒爹娘管的留守子弟,衛杞都搞定了,眼前這些古代的紈絝少年,衛杞有的是法子治他們。
傲氣,太傲氣了,這書院是勞資開的,勞資都沒神氣,你神氣個啥?
正當衛杞準備出口去刁難下那少年時,一個熟悉的笑聲響起。
“哈哈,這位公子說得對,那個叫衛杞的小混蛋呀,是絕對沒這個本事的!”笑聲很張揚,很得意!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