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誌力不是人的靈魂中的單一力量,而是理智、良知、情感綜合而生成的動力;意誌力運作是漸進的、有規律的,貫穿於意圖、目的和決心之中。我們的所做、所說不如我們意誌力所願重要,因為意誌力使人成為完全的人,通過許多意願的行為,我們的個性、人格形成了。
緩慢的意誌之旅
我們已經對意誌之旅有些了解了,我們知道,意誌力按照思想行動,思想有多種表達方式——書本、談話,等等,我們被一個提議所感動,是一種縱容行為而不是意誌力的體現。意誌力不是人的靈魂中的單一力量,而是理智、良知、情感綜合而生成的動力;意誌力運作是漸進的、有規律的,貫穿於意圖、目的和決心之中。我們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訴諸於意誌力,如去哪裏、買東西等等,我們隻要遵守意誌力所形成的原則或觀點,意誌力就會逐漸地指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所做、所說不如我們意誌力所願重要,因為意誌力使人成為完全的人,通過許多意願的行為,我們的個性、人格形成了。
被迫的意願
你也許會說:“這很好,我願意選擇當個意誌堅強的好人,但我的生命中突然發生了變故,它總是如此。怨氣、貪婪、卑鄙的思想出風頭,受人矚目,比比皆是,困惑、恐懼、不安侵襲著我,其力量之大,使我不願意也不能做什麼,隻好隨波逐流罷了。”靈魂裏洪水泛濫或外在世界的影響,心靈世界的惶恐——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它們是一些誘惑、試探,我們為不要遇到試探而禱告。但我們常常忘記“警醒和禱告”的誡命,也許四分之三的人墮落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後院起火。他們為他們的罪而掙紮、爭鬥,他們過分專注於此,導致了墮落,他們的經曆證實了一句諺語:“地獄是用良好的意願鋪成的。”
謹防後院起火
我們需要提防的地方不是我們的罪的場所,而是一條窄門,一個方便之門,在這裏思想進行安全檢查。我們的墮落絕對與思想有關,這種思想與我們的判斷、良知相違背,它大搖大擺地進入這個門。這些異常思想是突然湧進的。我們知道一個正直的人,奧賽羅,聽信讒言,被突如其來的嫉妒所打倒。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無數次受控於這些擠進門內的不合法的思想,它們聯合理性、良知,使我們作出一些傻事、壞事。一旦異端思想進入安檢之門,理性、良知都不可靠。我們如何對待這些堂皇入門的異端思想?許多基督徒說,與它們戰鬥。中世紀教會史是一部用皮條鞭打的曆史,規定頭發、衣服樣式、禁食、苦行,使甜美的生活遠離塵世。馬丁?路德和其他人不能逃脫與邪靈的爭鬥,因為狂暴思想侵蝕著他們,但主的告誡“警醒並禱告”拯救了我們。如果我們有好的意誌力在手,對我們巨大的身軀來說,它雖簡樸,其貌不揚,就如大衛王手中的管和石頭,但卻非常有效,我們就能戰無不勝。在屬靈的世界和自然界中,好的工具總是最簡單的。我們在讀報紙或與朋友談話時,新觀點會突然閃現出,我們用訓練有素的理智和良知立即檢驗這些新觀點,這些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我們應養成運用訓練有素的意誌檢驗觀點的習慣(這也是我們訓練意誌之法),對於這些“不速之客”,我們應先加以檢驗,然後才可吸收這些觀點,使其成為我們的觀點。假設,理智和良知這兩個安檢員不接納新觀點,怎麼辦呢?對此,意誌力可以輕鬆應付,打個漂亮仗。我們不會與冒犯我們的人理論。我們可運用意誌力,想一些事——不是一些高尚的事,而是一些有趣的事,來分散注意力——如我們下個節假日去做什麼,我們讀過的小說,我們遇見的朋友,甚至是一隻飛過天花板上的蒼蠅,這些足夠我們想的了,因為這些事占據著思想,不好的思想沒有餘地進入,不好的思想會喪盡權能,直到我們願意接受它們。生活奮發向上時,我們容易掉以輕心,這時候是我們最危險的時候。虛榮、抱怨的念頭時時襲擊我們,我們唯一的武器就是禱告。“哦,主,拯救我們!哦,主,幫助我們!”然後,我們應迅速地把視線從惡化的環境中移開,想些有趣的事分散注意力,如天氣、衣服等等。我們或多或少都意識到我們的道德與一些反叛的思想作戰,但也許我們沒有完全意識到我們手中的簡單有效的工具。還有一件事,我們也沒有完全意識到,對付反叛的思想應像對付反叛的道德一樣。我們並不能自由地想我們所想,做我們所做,實際上,真正導致行動的是思想。我們關於神和人、教會與國家、書本和外界事件的觀點,都是意誌力和道德判斷運用的結果。它們不應被輕視。對不負責任的流行性觀點,我們應警醒並禱告。無論多麼吸引人的思想,都需要反複檢驗,如果這些思想通不過檢驗,它們應被驅逐出去,由一些友善的、我們熟知的思想取代它們。我們不必要預先排斥一些思想,但我們必須對它們進行檢驗,把它們交予理智與良知進行檢驗。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它們不能通過安全檢查,就想些別的有趣的事,分散注意力。一種思想通過檢驗,就成為我們的主人而不是仆人。這些思想,無論是邪惡或友善,無論是道德或理智上的,都感染我們、擁有我們,使我們快樂,吸取我們身心的力量,因而我們能過好的或壞的生活。我們就像是一個思想上的器皿。我們必須對思想之門警醒,這多麼有必要!對於我們不願意持有的理想,我們應會用簡單的工具趕走它們。福音書顯示的最重要的觀點是個人的觀點,每個人都有權利形成個人自己的觀點。無疑,我們有權利和義務形成自己的觀點,但我們必須麵對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