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裏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不過好在他們的普通話還能聽懂,在打聽詢問了十幾次之後,幾經輾轉,我們終於大體知曉了一家手工作坊的所在。
“地方那麼偏,看來這地方的手工作坊名氣不大啊。”我已經不太看好今天這趟即興的出行了。
“是沒什麼名氣,這裏真要加工不了,到時候再去南寧那邊看看好了。”渃璃同意我的看法,但還是給我鼓氣。
經過二十多分鍾的尋找、問路,我們總算來到了當地居民口中的“起始手工”作坊前。
然而,令我和渃璃麵麵相覷的是,隻見七八米外,豎著一間木用板建成的小房屋,破舊的門框上,三四分米高的位置,掛著一塊圓不圓方不方的木質牌子,上麵端端正正的寫了“起始手工”四個字,整間屋子從外麵看來,唯一值得稱道的也就是這四個正楷毛筆字了。
這就是手工作坊?
難怪沒名氣,隻這外觀,讓人看了第一眼就有轉身的想法。
可惜先前的多次打聽,讓我知道了一個無奈的事實,這鎮上的手工作坊,獨此一家,別無他店。
算了,死馬當做活馬醫,進去看看再說,反正也沒損失什麼。
“還是先去裏麵看看吧。”渃璃輕聲說道,顯然抱著跟我一樣的想法。
進了作坊,隻見裏麵坐著位看上去大概有七十來歲的老人,穿著一身樣式老舊的衣服,正在做事。
屋子裏邊擺滿了東西,有些地方滿是灰塵,能落腳的地方不多。
我拿出石子,試探性的問他能不能加工這個。
老人眼睛一亮,略顯興奮的點了點頭,用極為標準的普通話回道:“當然可以做,我都有好幾年沒接這活了。今日的年輕人,有幾個還會稀罕什麼石頭,都愛去買好樣子的時髦東西了,個個都覺得城裏的東西才洋氣、才順眼。巴掌大的樹木做成的不像樣東西,價格幾百塊居然有人樂得去買。”
說完,老人頗為感慨的歎了口氣。
納尼,還真行啊,看來咱失望過早了哈。
我和渃璃相視一笑,麵對老人的感歎,都沒接話,隻是拿出所有石子交給他,並簡單說了各自的要求。
老人聽完,拿過紙筆,讓我們把預想的樣子畫下來,再把詳細要求寫清楚。
我說不用這麼麻煩吧,就是找些東西把石子固定為某個形狀而已,這樣大費周章,多不省事。
老人很正經的回答,說是顧客講的越清楚,做出來的東西就越符合心意,當然他充分尊重顧客自己的意願。
也許是對我的態度不大滿意,也許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老板解釋過後,就繼續忙他自己的去了,很是專心投入。
我去,私人訂製?
我打量了老人幾眼,暗道老人家你真有這本事?
渃璃也是將信將疑的樣子。
我們對視一眼,沒再多說,拿起紙筆各自開畫。
我首先畫了一個心形出來,以兩個阿拉伯的“9”正反交接構成,這是要送給趙春華的禮物的初步造型;接著又開始畫上午已想好的要送給程瑩的禮物的圖案,隻是畫了好幾遍都不滿意,想了想,最終去掉兩個阿拉巴的“1”,畫了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出來。
渃璃先我之前收筆,我看了看她手上的紙張一眼,發現上麵畫著一張弓的圖案。
“師傅,好了,你看看能做出來不?”
老板認真掃了一眼,眸光一燦,隨後點點頭,說行。
“做出來需要多久啊?要先交訂金嗎?”渃璃輕聲詢問。
“東西還沒做出來,不用交訂金,明天來拿的時候如果覺得滿意,你們到時候再給。”老人平靜的回答。
得到肯定答複,我放下心來,在紙上寫了些具體要求,比如石頭塗些色彩啊之類的。
“老板,您這房子有些木板已經壞了,為什麼不換掉呢?”就在我們準備離開的時候,渃璃突然指著屋頂某個方向問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