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流浪的足跡從宿命尋求出路
殷紅鮮血染不紅蒼白歲月
溟濛中誰在旁側耳語
指引出謎一樣的方向
某個地方,某個角落
陌生而熟悉的心同樣彳亍
或許相向而行,或許背道而馳
卻注定在迷霧中相遇
湖中雙龍潛水消失後,其摯情感動上天,使得二人化為人形,繼續未了的情緣。這二人因留戀豐城地,決定留此靠精湛的手藝過上安寧的日子。傳說自有傳說的道理,隔著千年的,自然不能探究其本源。然而曆史記錄提供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真理,就循著蛛絲馬跡,走進幹將莫邪的世界。
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天下分崩離析。各諸侯憑借武力欲征營天下。世道黑暗而英雄輩出,賢能義士或著書立說救天下,或投身軍營沙場立功,或隱居山林。戰火紛飛,生靈塗炭,諸子百家出謀劃策,可以說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期,人類思想空前進步的時代。自然不缺乏身懷精湛技藝的人。當時,吳越相銜,加之吳國兵戈鋒利,各諸侯國莫能與之相比。吳依仗這個長處,向北威懾強齊,向西征伐楚國,向南欺淩越國,海內諸侯震怖,紛紛與吳結交,奉為盟主。
而吳楚交界之處有一個村莊藏匿於深山中,放眼望去,肥沃的平原看不到村莊的影子。風吹過野草叢生的原野,到處布滿荒涼。一個年輕人不知何時出現,隻見生得身長八尺,眉重而黑,猶墨筆重畫,鼻梁高聳挺拔,棗紅臉,長相堂堂,不缺乏威武。他肩扛著一塊顏色奇異的巨石,竟沒有喘粗氣,肩頭如鐵打般結實。回到村中,將石塊扔在屋外,坐下來休息。一位年長的老者看他如此模樣,寒暄地問:“幹將,今天又找到好石了?”
幹將拍拍旁邊的石頭,聲音雄渾地笑道:“能煉出不少青銅鐵。”
“你煉那東西做甚?”老丈疑惑地問。
“煉劍!”幹將得意地回答,“我一定要鑄成世上最好的劍。”
“照你這樣要等到何年何月,我聽說越國有一位著名的鑄劍師,姓莫,你為何不去尋他學藝?”
“果真有此人?就是不知前往何處。”幹將露出踟躕。“世道不幸,亂世之中找這樣一個人談何容易。”
“生在亂世,朝不保夕的,決定就去做。大丈夫豈能窩在深山,庸碌消耗此生。老朽已到垂暮之年,心有餘而力不足。”老丈欠身前行,蹣跚而去。
幹將望著離去的老者,陷入沉思。老丈的話不無道理,此時他正值年輕,總不能一輩子這樣生活。外麵戰爭不斷,正是像他這樣的人展露才能的時候,於是暗暗決定等過些時日就尋找技藝高超的鑄劍師學藝。
這天幹將準備好鑄劍的材料,升起爐火,開始著手鑄劍。爐火漸漸燃燒,片刻烈焰熊熊。幹將不停地拉動風箱給爐子鼓風,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爐中的焰火如同他的熱情般炙熱。隻見青銅慢慢消融,最終化成銅水。幹將加旺爐火,使銅水容得更徹底。滾燙的青銅水流向劍模直至溢出,幹將待劍成型已定,他夾著劍往水中放去,聽得‘哧哧’聲不斷,冒出的白氣彌漫在空中,接著是不厭其煩地捶打。幾天的工夫恍惚間過去,幹將的劍鑄成了。但他沒有露出笑意,看著拙劣不堪的劍,好生失望。難道自己真的沒有鑄劍的天賦嗎?他一個人看著劍爐自問。
幹將麵對自己鑄的所有劍目不轉睛地凝視,簡直要把一切看透。已然三天過去了,他終於是下定決心去拜師學鑄劍。說走就走,他選出一把最令自己滿意的劍帶著防身,其他的全部放入熔爐化掉,打造成村民需要的各種工具,然後悄然隻身一人前去越國。
幹將日夜趕路,這日在一處樹林落腳,乏困不堪地靠著樹小憩。正入夢時一陣嘈雜聲傳來,看見成批的人馬有序地前進,估計是要打仗。他困意全消,思慮道:“可不能被抓去當兵,不然怎麼去越國。”想著邊準備悄悄地遠離。“站住!”後麵傳來一聲喝道,幹將禁不住捏了把汗,心頭大驚,看來是在劫難逃。
趕來的士兵帶幹將到一個騎著黑色駿馬,手提大刀的將軍麵前。士兵報告:“將軍,這個人躲在樹林裏鬼鬼祟祟的,懷疑是敵方的探子,請將軍發落。”
提刀大將穩住戰馬,用刀指著幹將喝問:“來此有何目的,快快道來。”
“將軍,小民是路過的,連夜趕路到這兒疲憊不堪才在林中休息,醒來便被抓到這兒。”
“聽口音你是楚國人,”提刀大將倒開明,“既然這樣,本將軍手下正缺人,看你長得不凡,就留在本將軍帳下效命。”
幹將一聽連忙解釋:“不行啊將軍,小民還要趕路···”
“休得再說,不然立斬不饒。”提刀將軍頓時發怒。幹將感覺情況不對,沒敢再要求,心裏盤算著:先委屈留下,等找機會再逃走,免得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