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很聰明的,不過他也有軟肋,被仁義之名成就,被忠義之名所敗。
政治鬥爭是很殘酷的,這個時候,頂層建築就成了空架子了,荊州係,益州係達成共識,形成合作。
益州為什麼後期人才凋零,用人方麵是個很大問題,如果想左右平衡,荊州係益州係就要達到權力上的平衡,否則就會造成益州係獨大,變成劉璋在位那種局麵了。
李嚴為什麼後來被諸葛亮殺了,益州係發現李嚴這個人,他不是益州係的,可能是荊州係的,跟諸葛亮穿同一條褲子的。
諸葛亮自詡執法如山,諸葛亮不殺他們,這政權就完蛋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殺李嚴,殺魏延,都是自斷的方式來堵住益州係的嘴。
陸遜第一個成就是白衣渡江擒殺關羽,第二個成就是火營連營敗劉備導致劉備氣憤身死,第三個成就是大敗曹魏大將軍導致曹休氣憤身死,。
接著陸遜被封為大將軍,上大將軍,顧雍死後,陸遜接任丞相,不過沒幹多久,就被卷入太子謀反案,被孫權賜死了,陸遜的兒子陸抗襲了陸遜的爵位,繼續為東吳服務了幾十年。
總體來說陸遜是做大都督最成功的,前麵的周瑜死了,無功可賞,魯肅死了,國策變更,呂蒙死了,政治犧牲,陸遜沒官可封的時候,孫權在大將軍上另外加上上大將軍,顧雍死後,做了丞相,丞相就算是做到頭了,做個幾年就想辦法,諸葛謹上位了。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事情,諸葛亮第五次聯合孫權攻合肥,諸葛謹是大將軍,這一次諸葛亮死了。
接著諸葛謹死了,兒子諸葛恪做了大將軍,後又做到了丞相。
諸葛亮對司馬懿所阻死了,諸葛謹被司馬懿所阻死了,
諸葛家族跨度三國,諸葛亮大權獨欖,蜀漢丞相,諸葛謹,東吳大將軍,諸葛恪,東吳大將軍,丞相,諸葛誕曹魏征東大將軍,但是都是敗於司馬家族,非常的可惜。
曆史上有一段陸遜追劉備,諸葛亮布了個八卦圖困住了陸遜,幸得諸葛亮嶽父黃承彥將他救出,並言陸遜還不能死,這是三國演義中的一段,不是真實的曆史,但也是挺有趣的一段。
借用賈詡的一句評語: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
很多將領也沒有什麼好講的,武將除了打仗就是喝酒,不參與任務政治活動,將領大概就是攻打城池,要麼打贏,要麼打輸,武力值都差不了多少,虎將凋零之後,就很少見有武將鬥武之類的,大多是和政治有關。
政治三要素,政治需要,政治犧牲,政治交易,寒門將領經常被淪為犧牲品,在帝權之下的權力鬥爭是很激烈的,看似毫無章法,如果仔細推敲,又發現陰謀重重,又像是一種共謀的默契,所以講的最多的三國個性的武將性格,政客的縱橫陰狠手段。
天下如棋局,世人如棋子,鬼穀之術,權術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