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但未受人承認。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征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
袁術是袁紹的弟弟,雖然同在一個家庭裏長大,袁紹是庶出,也有說是養子,袁術是正室所生,袁術瞧不起自己的哥哥。
袁術出生之身,他的母親做過一個夢,找算命的來解,算命的說有一段天命在身,果然袁術後來做過一年皇帝就死了,很靈驗。
袁術這個人從小父母就很驕慣,養成了自大,目中無人的性格,典型的官二代富養的結果。
董卓之亂後,袁術逃出京,被封為後將軍,汝南太守。
關中聯東成立,袁術和袁紹爭奪盟主之位落敗,對袁紹,曹操深為痛恨。
長沙太守孫堅起兵討伐董卓,袁術為孫堅提供軍資糧草,自領豫州刺史,孫堅因此依附袁術。
孫堅首戰告捷,打敗呂布,胡胗兵馬,斬殺華雄,此時有人擔心孫堅勢大,不受袁術所控,遂向袁術進言,斷了孫堅糧草供應,讓孫堅暫停軍事行動。
孫堅連夜趕回駐地,痛斥袁術,袁術覺得理虧,重新給孫堅提供糧草,孫堅攻入洛陽。
袁紹想立劉虞為皇帝,希望得到袁術的讚同,袁術回信拒絕,並罵袁紹沒有出息,袁紹對袁術甚為不滿。
此後袁術與陶謙,公孫瓚結聯與袁紹爭霸,袁紹與曹操,劉表結盟對抗袁術,當時袁術的想法:天下是袁家的,隻有袁紹和袁術之爭。
公元191年,袁術遣孫堅攻打劉表,孫堅一路激進,斬獲頗豐,後因大意被黃祖設伏所害。
袁術停止對荊州的軍事行動,轉而進攻兗州,青州。
公元192年,袁術入侵兗州,反被曹操所敗,袁術四處發兵,擴張地盤,到處受挫。
公元194年,劉備得徐州,袁術又打起徐州的主意,發兵侵犯徐州與劉備相持盱眙,準陰數月之久,不分勝負。
袁術策反呂布奪了劉備的根據地,與呂布結為盟友。
公元194年,孫策獻上玉璽,向袁術借兵,袁術得玉璽,將孫堅的兵馬還給孫策,叫孫策打著自己的旗幟平定江東。
公元195年,袁術得知漢獻帝流離失所,逃往黃河北,召來文武,商議稱帝之事,眾文武皆不敢回應,袁術的謀士閻象斥責袁術:周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待殷紂王,主公現在有什麼成就敢言稱帝。
袁術就此作罷,對閻象深為痛恨。
過不久,河內人張鮍為袁術卜卦,說袁術有皇帝命,袁術以此為理由,於建安二年(197年)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