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袁紹傳(一)(1 / 2)

袁家四世三公,什麼叫四世三公,就是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在東漢顯貴至及,位及人臣。

袁紹是老大,但是繼子,袁術是袁隗的親子,袁術經常瞧不起袁紹。

袁紹年青的時候不務正業,朝廷征召不願幹,待在家裏養門客,袁隗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對袁紹說,你這是要幹什麼,是要造反嗎?

袁隗當著門客的麵抽打袁紹,袁紹沒有辦法,隻能出去工作。

袁紹是典型的官二代,曹操地位跟袁紹比起來,差的很遠,曹操的名聲不好,宦官之後,袁紹祖上是四世三公,世家豪族。

袁紹第一份工作是郎,沒幹幾個月就被調去做縣令,朝中有人,升的比別人快的多,年青人,家裏萬貫家財,做縣令也不會去貪汙,隻要掙的好名聲,升官也快。

接著袁紹母親過世,袁紹守孝三年,父親接著又過世了,又守孝三年,共閑了六年時間。

六年後守孝事畢,袁紹在大將軍何進手下謀了份差事。

袁紹深得何進的信任,言聽必從,袁紹受過高等教育,又是司空袁隗的兒子,地位崇高,交友甚廣,見識廣博,對於沒有讀過書的何進來說,簡直視為知已。

中平五年(188年),東漢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袁紹任命典軍校尉,曹操任命騎都尉,大權實際還是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連大將軍何進也要聽從他的調度指揮。

袁紹,曹操,許攸,張邈,袁術是發小,從小玩到大,關係非常的好,彼此的性格也是相互的熟知。

袁紹從小被曹操捉弄,所以對曹操是又愛又恨。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重,袁紹進言何進請董卓入京,理由很充分,人多力量大,何皇後萬一阻攔你殺宦官,你可以叫董卓逼宮,借刀殺人,何進采納了袁紹的建議,首先把董卓推到並州牧的位置,施恩於董卓,接著又密旨一份給董卓入京誅殺宦官。

幾天後,曹操得知此事,勸進何進,董卓是地方軍閥,把董卓調到京來是引狼入室,請神容易送神難,宦官沒權沒兵,找個借口入宮殺了便是,董卓入京則會天下大亂。

何進采納了曹操的建議,寫信給董卓叫他不要入京,董卓稱病停在河東郡不走了,觀望朝中局勢。

漢靈帝駕崩,沒多久何進便被宦官誆到皇宮誅殺,又劫持皇帝,陳留王逃離京城。

京城發生政變,袁紹帶兵入宮,殺光太監,董卓追趕張讓,救下皇帝和陳留王,這件事很巧合,我猜想可能是袁紹,董卓的合謀。

董卓為了行廢立之事,袁術,袁紹逃出京城,在袁隗的周旋下,袁術被封為汝南太守,後將軍,袁紹被封為渤海太守。

公元190年,關東聯軍成立,袁紹任盟主,討伐董卓,董卓心想給你們封了太守,將軍,不思為我效力,反而起兵反叛,忘恩負義,一怒之下誅殺袁隗,袁基滿門。

公元191年,關東聯軍打了幾場勝仗,董卓畏死,遷都長安,關東聯軍糧盡便散,為什麼不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