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懷鬼胎,沒有一個人想匡扶漢複,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各憑本事,為什麼要匡扶漢複,有什麼好處?
聯軍散去,各回駐地,招兵買馬,以圖霸業。
袁紹回渤海後,開始想著幹掉韓馥,自己做冀州牧,韓馥是董卓封的,董卓是國賊,國賊封的官,一樣還是國賊,袁紹策反了韓馥大將鞠義,又有公孫瓚入侵冀州,韓馥膽小怕事,又不習軍事,隻好讓出冀州牧的位置讓袁紹繼冀州牧。
袁紹得到韓馥的謀士與將領,實力大增,與公孫瓚開始搶地盤。
首先袁紹接受沮授的建議,挑起劉虞與公孫瓚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殘殺,劉虞被公孫瓚殺害,袁紹舉起為劉虞報仇的大旗,發起了對公孫瓚的戰爭,這戰爭一打就是十年,袁紹在沮授,田豐的幫助下平定了河北。
袁紹一躍成為華夏最強大的諸侯,擁有冀州,並州,青州,幽州,四州富饒之地,帶甲百萬,戰將過千,謀士過百。
為什麼袁紹攻打公孫瓚這麼順利,能快速的平定北方,有幾點。
第一點:袁紹政治資源,人脈比公孫瓚強大。
第二點:袁紹用田豐,沮授,都是佐世之才,善用奇計。
第三點:袁紹是政治正確,公孫瓚是軍閥,又殺害了劉虞,導致眾叛親離,將士離心。
第四點:將領,謀士跟著袁紹有希望,跟著公孫瓚沒奔頭。
綜合以上幾點,袁紹贏公孫瓚也是情理之中。
同時袁紹這個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也導致了他官渡之戰的失利,棄用田豐,不盡忠言,責罰沮授,猜疑屬下,斥罵許攸,內部分裂,最終導致官渡之敗。
官渡之敗,客觀的存在一些因素。
第一點:曹操了解袁紹性格,導致袁紹人格缺陷被曹操利用,曹操寫信給袁紹,譏笑袁紹無能,平定北方都是田豐,沮授的功勞,激起了袁紹的怒火,袁紹找機會囚禁了田豐,並且凡是沮授進的言一律不用。
第二點:袁紹收留劉備,至使顏良,文醜大意被關羽斬殺,軍事行動上變得畏首畏腳。
第三點:袁紹希望和曹操來場大決戰,一決高下,反而中了曹操的離間計,導致許攸叛逃,曹操借此機會火燒烏巢,袁紹軍糧被燒,袁紹惱羞成怒,采納了錯誤的決策逼反大將張郃,高覽投了曹操。
第四點:官渡大戰之後,袁紹並未反醒自己的錯誤重新振作,反而抑鬱成疾,一病不起,立小為儲,內部相互攻伐,導致內部快速的分裂和瓦解。
綜合以上幾點,袁紹敗於曹操是情理之中,皆在人謀。
袁紹曾經找許劭評論,許劭的評語是袁紹不著華衣,入不得郡縣,這種人怎麼能敵得過奸雄之姿的曹操,敗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發小曹操給袁紹的評論:吾知紹之為人,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