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就在我身邊露出笑臉(1 / 2)

許多人一晚上都沒休息,白天還得接著工作,比如說小皇帝,木鐵風,袁國慶,趙高,郭傳等人。郭傳貼進去一個兒子,但卻入了中書院,成為了大順實實在在的宰相。雖然局麵已經握在了皇帝等人的手中,但遠不到高枕無憂的時候,還有數不清的事要做。要清理餘黨,安撫大臣,鎮撫軍隊,寫不完的誥書,發不完的命令。力爭讓這次政變的影響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不至於引起大順百姓的恐慌,騷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不能給大義以可趁之機。

城門一開,來來往往的人又像往常一樣,該幹嘛的幹嘛,做買賣的做買賣,上班的上班,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都還照舊。但有心人還是能夠感覺得到應天城裏有一股緊張的氣氛,做買賣的吆喝聲小了很多,上班的人有一些人也驚奇的發現,自己的領導已經換人了,或是平日裏相熟的同事今天沒有來。

接著應天府的衙役就拿著剛寫好的布告四處張貼,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倆天出了謀反的事啊,還好天佑大順,太後和皇上安然無恙,定國老將軍大展神威,將叛亂一舉蕩平。

好像頭一天封門不是說因為有人被刺殺了嗎?怎麼布告裏卻一句也沒有提。

對了,被刺殺的是誰?

就這樣,潘小寶,郭炳文這倆個本來也不算顯赫的名字漸漸的被人遺忘了,或許,還能存在於少數人的心中,比如說沈琪霜,郭傳。隻是什麼也不能改變了。

有人經常說,曆史的發展是必然,但它經常是由一係列的偶爾事件所推動的。就像這次,木鐵風遲早會清算王家的大仇,小皇帝早晚都要接班奪權,倆人的聯手是必然的。隻是具體怎樣做,隻能說,木鐵風和小皇帝做了和平接班和武裝政變的倆手準備,但是選擇哪樣,是由偶然事件決定的。

這個偶然事件,就是四萬對郭炳文和潘小寶的刺殺。誰能想到就又那麼巧,潘小寶和郭炳文就正好在定國將軍府的門口碰上了。如果木鐵風沒多留潘小寶一會兒呢?

再比如,潘小寶不會武藝呢?這樣一個人,四萬他們就根本沒有下手的必要。而潘小寶如果隻是個紈絝的話,他的死還引發不了那麼大的震動。

再如果,王建軍沒有腦袋發暈,派人去行刺木南的話,木鐵風能痛下決心嗎,如果木南沒有被四萬帶出城去,木鐵風會丟掉所有顧慮,調兵進城嗎?

再往前說,要是小皇帝不造謠,王建軍能起殺木南的心嗎?

如果…,如果太多了,如果繼續如果下去,那就得由此上溯到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腐朽無能的滿清政府……

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這些事,可能就連當事人都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隻能說,不存在什麼偶然,發生的,就是必然。

或許換種說法,偶然的,全發生了。

而我們的關鍵先生四萬同誌這時才剛睡醒,從桌子上爬起來,晃了晃腦袋,就看見了同樣是剛睡醒,正在揉眼睛的木南,天已經大亮了。

“睡過了。”木南暗叫不好,自己最後終於還是沒堅持住,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這孤男寡女的共處一室,得虧這傻小子也睡的和死豬一樣,沒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

木南趕緊站了起來,催促道:“趕緊走吧,去看看有什麼消息沒有。”

“著什麼急啊,先吃個早點再說吧,也不在這一時半會兒。”四萬看著木南剛睡醒的樣子,覺的分外可愛,眼珠子又不會轉了。

“那好吧,吃完飯我們就走。”難得的,木南這次沒有對四萬發脾氣。

已經不用去應天了,在吃飯的時候,木南和四萬聽了周圍人的議論,就知道昨晚發生什麼事了。

當然,老百姓的議論不免添油加醋,不過也沒有脫離官方發布的內容,多是形容木老將軍如何神勇,帶兵平叛的。由此可見木鐵風在民眾心中的威望聲譽之高。

興奮議論著驚天八卦的人們誰也沒有想到,他們口中的英雄木鐵風老將軍的親孫女就在自己身邊坐著呢。

木南和四萬匆匆吃完了早飯,就向應天趕了過來,這下木南知道了自己的爺爺安然無恙,緊張的心情總算是放鬆下來了。不過她還是要急著趕回去,她知道,爺爺現在指不定忙累成什麼樣子呢,正需要自己陪在身邊去照顧他。

相反的,四萬卻是興趣乏乏,鬱悶地道:“造反的不是你爺爺嗎,怎麼變成王太師了。”

“當然不是我爺爺了。”木南心情大好,雖然有些急,但還是耐心的解釋道:“我爺爺是帶兵平叛,當然了,也不能說是誰造反,其實這事吧,自古就有,就看最後誰贏了,贏了的人想怎麼說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