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四品 州籲弑君(1 / 3)

公子州籲聽了石厚的主意,心中高興萬分。夢寐以求的時機,終於被自己盼來了!當即囑咐石厚,令其提前帶五百精兵,在西門外埋伏。州籲自己駕車迎接衛桓公至西門行館,這裏早已經安排好宴席。

州籲躬身向衛桓公敬酒,畢恭畢敬的說道:“主公欲入周行吊賀之禮,臣弟特備酒宴,為主公踐行。”

衛桓公隻以為公子州籲是一腔好意,忙客氣的說道:“勞賢弟費心。寡人此次入周,月餘既可歸來。汝需好生鎮守國中,打理朝政,一切小心在意。咱兄弟二人回來再聚。”

州籲忙應道:“主公盡管放心便是。”說罷,連連勸酒。過了一會兒,州籲見衛桓公喝的差不多了,再次起身敬酒。就在公子州籲將酒杯遞給衛桓公的時候,故意將酒杯一鬆,杯子掉在地上。州籲趕緊俯身撿了起來,親自洗涮幹淨。

衛桓公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呀,忙令左右去取新杯,欲與州籲繼續飲酒。州籲見守衛離去,此地隻剩下自己和衛桓公二人,心中喜道:機會來了!快步閃到衛桓公的背後,抽出寶劍,說時遲那時快,噗的一劍,將衛桓公刺了個透心涼,衛桓公當場倒地身亡,死不瞑目。

旁邊的文武大臣見公子州籲弑君,頓時嚇得是魂飛魄散。眾人平時便知道公子州籲武藝高強,性情暴虐,此時又見石厚引五百精兵圍了行館,皆知大事不妙。對比了一下雙方得力量,相差著實懸殊,無奈之下,隻得降順州籲。州籲用空車載著衛桓公的屍體,拉回去殯葬,對外隻說其暴疾而亡。

就這樣,公子州籲當上了衛國的國君。州籲即位的第一件事便是封石厚為上大夫。衛桓公的弟弟公子晉聞州籲弑君,唯恐被誅,連忙逃到邢國去了。衛國遭此大亂的根源在哪裏呢?隻因衛莊公無節製的溺愛州籲所致也。另外,衛桓公的名字起得也不太好,單名一個完字,此時果真完了。他的弟弟單名一個晉字,日後果然晉爵為衛宣公。(純屬玩笑,勿以為真)

且說公子州籲剛剛當了三天的國君,便聽見外麵傳的沸沸揚揚,國人皆言其弑君之事。俗話說眾口鑠金,州籲雖然暴虐驕橫,卻也受不了千夫所指、萬人唾罵,趕緊將石厚召來商議道:“國人皆議寡人之非,寡人欲興兵立威,討伐哪一諸侯方可?”

石厚晃了晃腦袋說道:“吾衛與別國諸侯並無仇怨,唯獨與鄭國有些矛盾。前者鄭公孫滑借兵伐鄭之時,鄭人曾兵臨城下。全憑先主桓公寫信賠禮,鄭人方退,此衛之奇恥大辱也。主公欲興兵立威,非伐鄭國不可。”

州籲想了想說道:“齊國和鄭國方在石門歃血為盟,其好正歡。若討伐鄭國,齊國必定來救。齊乃大國。吾弱衛怎是兩國對手?”

石厚說道:“當今列國,異姓諸侯之中,唯宋國最強;姬姓諸侯,唯魯國最盛。主公若興兵伐鄭,須派個人去宋、魯兩國借兵。然後聯合陳、蔡,合五國之力,何愁齊、鄭哉?”

州籲說道:“陳、蔡兩國原本弱小,且向來恭順周王。鄭與周王不和,兩國亦知之。若聯合二國伐鄭,其不敢不來。然宋、魯皆當世強國。其若不願,誰能強之?”

話說陳國乃是舜帝的後裔,媯(音歸)姓,在今天河南淮陽地區。蔡國乃是周武王的五弟叔度的封地,姬姓,在今天河南駐馬店地區。這兩個國家相對弱一些,一直積極的向周王朝靠攏,和周王朝關係比較鐵。

石厚聽州籲這麼一說,便給他分析道:“主公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初宋穆公乃繼其兄宋宣公之位,方為國君。宋穆公臨崩之時,欲報其兄讓位之德,並未立子馮為世子,而是將君位傳給了其兄之子與夷。如此一來,公子馮既怨恨其父穆公,亦嫉妒與夷。待穆公駕崩與夷繼位,公子馮便離家出走,一直待在鄭國。鄭伯收了公子馮,亦常思為公子馮起兵伐宋,助其正位。主公若卿宋公與夷一起出兵伐鄭,宋公必從之;再說魯國,如今魯國大權,皆在公子翬(音輝,飛翔之意)手中。公子翬兵權在手,目無魯君。主公若肯賂以重寶,魯兵亦必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