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品 莊公朝周(1 / 2)

陳桓公聽說鄭國派使者前來歸還俘虜,心中也有些好奇,便將潁考叔召了進來。

潁考叔一見到陳桓公趕緊行禮,雙手將國書呈上。陳桓公展開國書,上麵寫道:

寤生給陳侯殿下行禮:

君侯素受周王崇信,寡人亦赧為周王的卿士。理當和睦相處,共為周王屏藩。前數日,寡人遣使入陳請和,君不受。如此一來,鄭戍邊軍卒私自揣測,以為陳、鄭不和,擅自行動,將貴國的人口、輜重擄掠而歸。寡人聞訊,坐臥不寧,寢食不安。現將所獲人口、輜重,全都送歸,君侯可令人查驗接收。吾遣臣子潁考叔代吾前去,向君侯賠罪。寡人真心欲與君侯請和成盟,君侯必不負寡人心意。

陳桓公看完國書,這才知道鄭伯是真心的請和,並非離間之計。趕緊命人好好的招待了潁考叔一番,又遣公子佗去鄭國回禮。從此以後,鄭國和陳國的關係和好如初,且更近一步。

鄭莊公見陳國同意請和,高興不已,乃對祭足說道:“陳國之事已了,此時伐宋,可乎?”

祭足想了想說道:“宋君爵高位重,世襲為公,且為殷商皇室之後,國力雄厚,周王亦待以賓客之禮,不以臣子稱之。宋,不可輕伐也。主公早欲入周朝覲周王,隻因齊侯有石門之約,後又有州籲來伐,五國合圍,這才耽誤至今,尚未成行。為今之計,主公當入周覲見周王。歸來後,可宣稱奉周王之命,號召齊、魯,合兵伐宋。如此則師出有名,方能大勝。”

鄭莊公聽了祭足之言,心裏那個爽呀!這麼大的事兒,讓祭足給一分析一擺劃,輕鬆解決!不由伸著大拇指說道:“卿真賢才,百慮而無一失!”

咱想一下,祭足都謀算過啥事兒呢?第一次,鄭莊公在周桓王那裏受了窩囊氣,被人家逐出洛都。群臣有說要打的,也有說等等看的。祭足的主意則是領兵去周王地界連搶帶偷的弄回了一堆糧食。因為這事兒,鄭莊公才要去覲見周王賠禮,探一探虛實。第二件便是伐宋之事。想當初五國合兵來伐,若單伐宋,其餘四國必然害怕,將合兵救宋。祭足又給分析了,衛、蔡兩國且不用管,魯國貪賄,陳國可直接請和成盟。經過一番折騰,此事亦成。現在是第三次,想要伐宋,就要先找一個說得過去的借口。祭足能夠扯虎皮做大旗,將周王之命謀算在內,可以說是最佳借口了。

鄭莊公聽了祭足之言,當即下定決心,令世子忽監國,自己則帶著祭足一起去覲見周王。這時候,周桓王已經繼位三年矣。

此次覲見周王,正趕上冬天,正是過年之前提前拜年送禮的時節。見到鄭莊公親自前來,周公黑肩便勸周桓王,對鄭莊公客氣一點,畢竟鄭莊公當時是被你趕走,生著氣回去的。關鍵是兩國離著非常進,最關鍵是鄭國強大,王室衰弱。對鄭莊公客氣點,與鄭國拉好關係,沒準別的國家一眼饞,也要來覲見朝賀。時至今日,已經好久沒人來拜年送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