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妃屏去從人,對端王言道:“我看這高俅蜂目蛇形,是個轉臉忘恩之人,王爺切不可被他瞞過了。”端王笑道:“此胥役下吏,我豈不知,夫人不必擔心。隻有一件,他本是蘇學士府上的人,今既跟了我,少不得明日要去蘇府說個明白。”王妃說:“這話說的是,那蘇學士乃當今大賢,王爺一向禮賢下士,切不可失了禮數。”王星星心想他號稱學士,我還是博士呢,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此時正是寒冬臘月,端王握王妃之手甚涼,心想:“這王府條件真差,夫人受苦了。待明日我設法在府裏裝套暖氣,隻不知夏天炎熱卻如何消暑,難道還要做個空調不成。”
次日,端王命童貫和高俅帶著禮物去訪蘇軾。蘇府原本與端王府不遠,翻過一座小山,經過一座小橋,走了半日就到了。蘇軾聽說端王來訪,早早就率兄弟蘇轍、妹夫秦觀等人在門口迎候。王星星早已聽說過蘇軾大名,今日見他峨冠博帶,氣度不凡,不由肅然起敬,說道:“蘇學士,你好。久聞大名,如雷貫耳,想不到連您府上的小書童都這麼有才,昨天齊雲社多虧了他哩。孤欲索此人做親隨,如何?”蘇軾早知端王才名,雖隻16歲的年紀,已是號稱詩書畫三絕,今日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便說:“既殿下欲用此人,就留在宮中服侍殿下。不知昨日老夫親手做的東坡肉,味道如何?”端王曰:“不錯,今日又來討擾。”說罷奉上禮物。蘇軾命備上酒菜,與端王飲宴。
不一時,酒宴擺下,端王看時,都是些果品菜蔬和牛酒等物,味道雖然不錯,隻是味淡了些。原來宋朝食譜還沒有後來那麼多調料和添加劑,且不用油煎炒,那蘇軾又是性極清雅,口味清淡,自與今人不同。王星星卻是吃慣了本幫菜的,那後世酒店廚師為了招攬顧客,豈肯吝惜調料,濃油辣醬,無所不用其極,人多愛之。酒過三巡,端王趁著酒興說:“昨日承蒙學士親手料理,孤欲獻醜做一道菜與學士品嚐,如何?”原來那王星星平日最好下廚,燒得一手好菜,今見菜肴不合口味,故提此要求,也是要以當代烹飪技術顯露於當世,有炫耀之意。蘇軾兄弟不好掃了端王的興,便指點廚房,叫端王自去。星星務必要使宋人見識一下現代的飲食文化,便用盡平生所學,不一時便燒好了三道菜,命童貫以盤托了,送上餐桌。
第一道菜,是辣子雞丁。將雞肉醃製,放入油中大火炸之,加入醬料、醬油、白糖、幹辣椒等,再用小火翻炒。燒出來濃豔欲滴,菜色火紅。星星甚得意之,心想你們宋人哪吃過這個。誰知蘇軾並不愛吃,隻出於禮貌嚐了一小口,便停箸不食。
第二道菜,是古老肉。將豬肉片用鹽浸過,與筍塊一起下鍋油炸,再用辣椒加糖醋鹵等燒沸,倒入肉塊炒勻。星星想辣子雞丁可能蘇軾怕辣不吃,這個古老肉可是我的最愛,比你東坡肉好吃。可是蘇軾蘇轍兄弟也隻吃了一小口。
第三道菜,是星星獨創的雞香茄子。蘇軾也不愛吃。
端王不解,問到:“這三道菜難道都不合學士的口味?”蘇軾笑道:“這等口味在我大宋隻合販夫走卒吃得,因體力消耗甚大,故需多吃些鹹辣之物下飯。殿下乃是金枝玉葉,如何吃得這等粗鄙之物?”端王不悅道:“我們那的人都吃這個。”蘇軾道:“這辣子雞丁,味道過於辛辣,隻刺激口舌之欲,且不利於前列腺。古老肉,用油過甚,醬油太多故而色黑不雅,且口味偏甜,久食易患消渴之症。這兩道菜都於健康不利。這第三道菜麼,卻不知是何物?”端王道:“是茄子。”蘇軾奇道:“茄子跑出這個味來,以後不要種糧食了。殿下是如何做到的?”端王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削了,隻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幹,各色幹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幹,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裏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原來這道菜是王星星從紅樓夢裏學來的。
蘇軾笑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又道:“殿下如此食不厭精便有些過了。其實茄子也好,雞肉也罷,各有各的味道。蔬菜味道本清新適口,若全以雞汁配之,便喧賓奪主了。似殿下此等做法,徒逞一時口舌之欲,全無茄子味道,便是用蘿卜也是一樣的。如此一來,不僅茄子的香味盡失,其營養也早已流失了。”星星心想這蘇軾不會是穿越來的吧,怎麼說起飲食營養真有一套呢,隻是現代人少有放到心上過,便問:“若依蘇學士,那人人便做個苦行僧,豈不是了?”這蘇軾本是宋朝第一才子,今見端王問及,便乘機借廚藝諷諫,以期摒其驕奢淫逸之欲,乃正色道:“口味決定品味,品味決定素質,一個嗜食甜辣醬料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唯吃清淡者,方品得生活真諦也。若殿下清心寡欲,便是每日清湯寡水,也是美味。請殿下稍候,嚐一下老夫做的茄子。”說罷進了廚房,少頃,端來一碗菜湯與端王吃。那端王吃了,果覺清新非常,鮮美可口,暗想後世料理常以炒炸醬料見長,以濃油辣醬為美,豈不愧煞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