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道:“這道菜是我將卷心菜、茄子、番茄、土豆片、辣椒、香菜、蔥末等洗淨放入鍋中,加少許火腿肉,倒入一勺鹽、少許醬油、花生油,再加水煮沸,越煮越香。此菜湯不用油炒,健康營養,常吃可清心寡欲。這裏麵也有茄子,且有茄子滋味。”端王細細品來,果然清香可口,這於後世已是難得了。後來此湯做法傳於後世,因源於大宋,故名羅宋湯,可惜後人沒有蘇學士的風雅,兼口重味深,將此湯做得又鹹又甜,不倫不類,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端王與蘇軾兄弟邊吃邊談些書畫雅事,不覺天色已晚,家人來報空中一輪明月升上來了,眾人離席去亭裏賞月。端王借著醉意,出口吟道:“明月幾時有?”一句吟罷,卻忘了下句是什麼,一時頓住了。忽又心虛起來,想起這首詞好像便是蘇軾所作,隻不知他是在此之前做的,還是以後做的?若是以後做的呢,就是說到現在為止他還沒做出來,那麼我今天要是吟出來,我就是詞作者了。若是人家在之前已經做出來了,那我今天可就丟醜了。問題是,下句是什麼怎麼就想不起來了呢。
王星星正在尷尬,哪知蘇氏兄弟久聞端王才名,聽他吟了一句,果覺精妙非常,意境深遠,便駐足細聽,不料卻沒了下文。蘇轍畢竟年輕些,便慫恿著蘇軾道:“哥,你來。”原來那蘇軾不僅精於廚藝,更是宋朝第一文化人,縱橫文壇數十載,詩文書畫皆精,今日聽了端王首句,不待說話,已是詩興大發。他略一沉吟,已成一闋,便是那首流傳千古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吟罷,眾人無不動容,一齊沉浸在那無窮的意境中了。王星星雖不懂詩詞,卻也覺得好。蘇轍連聲說:“哥,好詩,好詩啊。”一麵使人拿去傳唱。
端王見今日在廚藝上已遜了三分,在詩詞上又不及蘇軾,便有些不樂。蘇轍道:“久聞殿下文采出眾,何不借此月色,也作一二首以紀之?”這蘇轍現為台諫官,也以文采見長。星星暗自懊惱道:“我此番穿越,隻是不該穿到宋朝,誰不知那好詩詞都給唐宋兩朝的詩人給寫完了,後來再無詩了。否則隻要隨便背上幾首唐詩,就足以轟動文壇了。”想罷多時,拿定主意,看來隻好拿這首詩撐場麵了。於是當場賦詩一首,引得蘇氏兄弟無不失色,舉座皆驚,欲知端王吟出什麼詩來,下回分解。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