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劍(一)(1 / 2)

事實告訴李華堂,事實勝於雄辯的道理。

看著眼前紋絲不動的石柱,心中驚歎著,羨慕著,李華堂驀然轉身,看著打扮得清秀素樸的藍姬。

“髒兮兮,帶我去見張子!”

髒兮兮看著容光煥發的李華堂,有些不可置信,也沒見張子做了什麼,君子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似乎多了些什麼東西,不,不是多了,是找回來了一些東西。

好像就在那短短不足小半個沙漏的交鋒之中,君子消失的魄力就這麼被張子找了回來……

“喏,君子,隨我來!”髒兮兮在前邊引路。

安排家臣屋舍,身為君子,李華堂是沒有過問哪怕半點的,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張子屋舍何在。

那一劍……

若是我能學會……

想象著自己學會那樣高端的劍術之後,再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隱皇,那日子,好像真的比以前好了很多倍啊!

心情澎湃,精力旺盛,心花怒放的趕到張子屋舍,卻發現屋門緊閉,張子根本不在屋舍之中。

難道張子覺得我不堪入目,不願意輔佐我了?

悵然若失的感覺襲來,隨後,收斂住這些情緒,淡然道:“你去尋張子,找到後,告訴他,我就在此地等著!”

“喏!”

而此時的張濤張子先生,正在西岐南宮中,與司空老子對坐廳內。

張濤臉色沉重:“司空大人,想必您也察覺到了吧。”

司空則是一如既往的淡然寧靜:“張子勿憂,這何嚐不是一件好事呢?塞翁失馬雖是鄭人嘲笑宋人的故事,其間道理卻未必失真。現如今的君子,才梳誌短,若就讓其安穩一世,反倒不如令其經曆風霜雨雪,成為寒冬歲鬆。”

“您是說……”

司空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自武王分封子弟以來,姬姓異性共五百諸侯國,到如今,所餘不過二十餘國,其餘四百八十國何在?”

“被大國吞並,大國越大,小國越小。”張濤若有所思的回道。

“初分封時,候國封地方圓千裏,伯國封底方圓五百裏,子爵之國不過百裏,而如今,晉伯擁地方五千裏,南方楚國不過一子爵之國,同樣用地方五千裏!曾經的公國,鄭,魯,卻不過方五百裏之地?何故?”(丫的,就半白話半文言文吧,這翻譯成白話文,字數太多,青軸打字特別辛苦……)

張濤眼中露出迷惑之色,想不明白,同樣的初始封底,怎麼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發展呢?

“氣運?”張濤不確定的問道。

“非也,乃居安思危而已,不思危,則患於安樂之中,足食不足兵,則不能保境,緣道而行,道為主,術為輔。治國乃道之旁枝,亦可通也。吾曾於夢中遇異人,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司空緩緩開口,仿佛在談論一件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般的小事。

張濤猛然驚醒,仔細想想那些滅亡的諸侯國,例如許國,蔣國等,何嚐不是以自身姬姓宗族為榮,沉迷於天子氏族的榮耀之中,一心安享榮樂,最後身死國滅……

想到這些,張濤突然明白了,司空為何說,天下四宗的阻礙於謀劃,對於君子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了,畢竟,院中歪柳弱不禁風,遠比不得經曆了風霜雨雪的寒冬歲鬆!

隨後猛地想起,方才,司空所用自稱為吾,而不是我!

這之中的差別,在尋常人看來無關緊要,在修行者看來,那代表著一種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