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1 / 3)

2002年初,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溫不火,商業化程度不是很高。北上廣深房價3000-5000元/平方米,眾多省會城市房價大多為2000元/平方米左右。縣城更低,僅為700元/平方米左右。

許多房地產企業及建築企業要死不活,苦苦支撐。但是,一批商業嗅覺敏感的企業,率先進行專業市場或綜合市場的開發,快速完成了財富積累。

“你們遠離公司總部,千裏迢迢來到GX拓展市場,辛苦你們了。”嚴總回去之前,邀請譚總、緒超兩人喝茶。也可以說是組織GX公司前期僅有的兩個人開會,黃姐參與。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一定不會讓嚴總失望。萬一不成功,大不了我們再回去,一人分管一樓賓館。”譚總開了個玩笑,雷厲風行的他,是公司創業元老,也是股東之一。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你們不要有太多顧慮。”黃姐是個很慈祥的賢內助,不希望大家在外有太多的思想包袱。

“那也不能完全這樣。”嚴總打斷了黃姐的說話,“有所為,有所不為。日常事務完全由譚總負責與決策,但涉及重大事項,如項目總體規劃、工程價格等,必須報我批準。”

嚴總希望從根源上要做好風險把控,防止出現吃回扣、有意抬高成本等事項發生。

“嚴總請放心,我跟你這麼多年,我的為人你也是知道的。再說,嚴總這個項目給了我16萬元的股份指標,我也會千方百計降低成本的。”譚總說。緒超頓時覺得嚴總很英明。

嚴總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通過讓管理層入股,從經濟利益上完全把大家捆在了一起,根本不用太複雜的製度,就把中國民營企業管理的最難題——管控給解決了。

“有的副總認為不公平,說他們隻有8萬指標,為何給你了16萬?我說你親自在外負責整個子公司與項目,付出的艱辛程度大得多。而且,我也和他們直說了,等於是你在給他們賺錢,所以多給你一倍指標,根本就不算多。”

緒超覺得,嚴總解決管控問題,說來說去,就一個字:錢!用上檔次的話來說,叫“利益共同體”。用現代管理學詞語來說,叫“事業共同體”。

“緒超年齡小,跟著譚總多學習。”黃姐說。

“緒超很不錯,是我的得力幹將!”譚總拍了拍緒超肩膀。

“譚總,我對你是相當的放心與信任,但你不能帶著緒超搞小團隊喲。”嚴總開玩笑地說。

“分公司的管理層,凡經理及經理以上的崗位,除公司委派的除外,其他人由你報批,經總公司批準後任命。”嚴總對分公司的管理,重點突出總體規劃、成本和人。

嚴總與黃姐走後,譚總立即與緒超投入繁忙的工作中。經過討論,兩人認為房地產有明顯的區域性,不能照搬以前的模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做好調研是基礎。

“阿美,我們公司決定在這裏投資開發項目,現在要做詳細的市場調研,你是本地人,能帶我到處轉轉嗎?”緒超一個人做市場調研,想到讓拉阿美作伴。

阿美很熱心,連續一周,帶著緒超大街小巷的轉,連小角落都不放過,也把當地的風俗習慣全說給了緒超。然後,他們又到周邊L縣縣城跑了幾天,發現沒有一個純商品房項目。

跑完之後,阿美又陪著譚總、緒超在LZ市桂林跑了幾天,弄了一大堆數據。

緒超把市場調研及各項數據做了個總結,然後做了個緒超版的可行性方案給譚總。經過三四次修改後,兩人認為差不多了,回總部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