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3 / 3)

大家討論了兩小時,最終認可這模式。尤其是步行街區,是因地製宜而來的,項目位於LC區商業中心與國道交合部,特別適合做步行街。

“我們的房子,全部做四層比較合適。”大家在會議室邊吃盒飯邊討論。

“每層60平,第一層做展示交易門麵,第二層做辦公、倉庫,第三層做宿舍,第四層贈送,業主可以把三四樓打通,弄成複式房,做住房來用。”緒超建議具體詳規。

“項目總麵積不到11萬平方,就分兩期開發吧。第一期商貿城區,第二期步行街區。”嚴總進行決策。

“所有建築物全部弄四層,二三四樓具體如何用,那是業主的事。但我們的規劃方案要便於業主打牆,如果有業主買兩個連在一起的門麵,要能夠讓上麵每層樓方便打通,每層樓形成120平方米的大房間。”嚴總最終決定,以譚總、緒超提供的方案為主,適當進行修改、調整。

修改後的方案送到縣政府,很快就有了回複,完全支持公司開發該物流地產項目,打造五個縣的物流中心。縣政府提供土地150畝,比公司計劃的還要多30畝,同時希望公司能夠修建一個星級賓館。

對修建賓館,公司持反對意見的多,畢竟跨省不好管理。

“建賓館是好事。賓館不僅可以帶動步行街,有利於物流城商業氛圍的形成,還可以促進市場的培育。賓館建好後,我們公司不經營,用略高於成本的價格,打包賣給當地人或專業酒店就行了。”嚴總同意政府建賓館的意見。

譚總對緒超非常照顧,每次外出去市裏時,他都讓緒車無證駕駛,學會了開車。後來緒超輕鬆獲得了駕照。

一天,兩人開著皮卡車,從縣城開車到柳州,買售樓部的建材、辦公家俱等。車裝得滿滿,後重前輕,車頭明顯往上翹。

“完了,燈壞了,看不見了!”從柳州回來時,已晚九點。走到半路,車燈無緣無故壞了。幾十裏路不見一戶人家,漆黑一片。

兩人步行五六裏路,終於買到兩把手電筒。用手機筒當車燈,兩個小時車程,開了四個小時,終於回到縣城。

售樓部剛開放,總體規劃一公布,前來谘詢的人便絡繹不絕,不到一個月,就正式接受預訂。緒超帶領幾個人到周邊縣城巡展了兩周。

“真是出乎意料,項目隻是出了規劃,尚未動工,才兩個月,第一期全部預訂完了,全是從地到天的。就連賓館,也被人真金白銀預訂走了。”譚總興奮的向前來視察的嚴總彙報。

“根本不用銀行貸款,現在僅預訂款,都有兩千多萬了。”緒超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不,銀行貸款一定要。”嚴總說。緒超很納悶。

“小夥子,搞不懂,是吧?”嚴總看穿了緒超的心恩。

“銀行隻貸款給有錢的單位,越有錢,他們越想放貸。我們做這個項目雖然不用貨款,但我們也要貸,一是對銀行的照顧,二是萬一公司以後缺資金,需要貸款,如果沒有建立良好關係,銀行也不會放貨給我們。”嚴總說。

通過一番討論,嚴總下了指示:一是做好工程進度,二是做好開業籌備。

“原以為會有一番惡戰,沒想到做個項目,不用銷售,直接就進入開業籌備期了。”緒超覺得很不過癮,也有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