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3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2)(1 / 2)

“第一叫不公平,其中一種現象是公務員養老金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一個地級市普通企業員工退休金2000元,行政單位副科級幹部退休金5000元,縣機關門衛退休金4600元。所以這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特別多的原因之一;

“第二叫不負責。手續極為煩瑣,全國沒有統一的電子信息平台,跨省轉養老金全部手工操作。為什麼要搞得這麼煩瑣,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侵吞;

“第三叫不透明。企業繳納的20%養老金,納入社會統籌賬戶。什麼意思,那就是不見了。各市各省沒有任何紕漏,隻有一個總的賬號,說100億就是100億,說80億就是80億。這筆錢怎麼用?如何投資?投資回報率多少?沒有,什麼都沒有。隻有一筆賬,假設是100億就是100億,明年剩80億,那20億去哪兒了,不知道,不清楚;

“第四叫不分工。征收、支出和管理全部由社保局負責。問題是社保局的工作效率極低,他要單獨找一批人去進行核算、監控、調查、稽核和征繳,這個過程就產生了行政工作浪費,要從社保基金的收入中扣除。你們知道扣多少錢嗎?有些地方60%都當成費用扣除了。相信這種事情嗎?竟然需要花60%的社保金,這筆這麼大數目的錢,去做調研?

“第五叫不鼓勵存錢。很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及中國香港都會鼓勵老百姓多交養老金,因為這裏麵每分錢都是你的,你隨時看得到,也能自己投資。但在中國,為什麼沒有任何政府鼓勵大家多交養老金?因為鼓勵也沒人會交,交的錢都進了國家統籌賬戶,誰多交誰就是傻帽。

“第六叫不獨立。批條子就能挪用,挪用的現象非常多,常有新聞報道。因為是統籌賬戶,怎麼挪用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你們看危機有多深……”

夫妻倆越看越心涼,剛剛升起的那點情趣早就被澆成了冰塊。

“老公,你的社保賬戶裏有多少錢?”

“真不知道,從來沒看過。”

張小七催促道:“那我們現在查一查。”

朱明月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查詢過程和辦法,又從錢包裏掏出社保卡,登錄了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台,先是注冊了個人賬戶,設置登錄密碼,然後再輸入附加碼,終於看到了自己單獨的賬戶信息。

張小七大吃一驚:“為什麼你的賬戶裏隻有幾萬元?你不是交了很多年嗎?”

“我也不清楚。”

“你再查查前幾年的數據?”

朱明月是第一次這麼認真查詢自己的養老金,在網站的功能鍵裏折騰了好一會兒,翻來覆去地查,還是沒查到以前的曆史數據。

“為什麼隻有五年的數據,難道你們公司隻給你交了5年的社保?”

“不可能,我工資單上顯示一直在扣這個錢。”

朱明月想了想,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以前由集團總部在廣東繳納,最近幾年才轉到北京。現在全國沒有聯網,自然也就查詢不到。

“算了,別查了,反正這個養老金也指望不上。”

張小七有點急了:“為什麼?我沒有工作已經很吃虧了,醫保社保啥也沒有。北京排外又很厲害,外地人沒有工作就不能享受到醫保。兒子也因為戶口不在本地,無法享受一老一小的醫療報銷政策。以後老了我還不知道怎麼辦。你不一樣,起碼交了15年以後,每月還有退休金可以領。”

朱明月不想跟她再詳細解釋那個242萬和37萬的差距。不過張小七有句話倒是提醒了他,妻子以後養老怎麼辦?關完電腦,兩個人睡到床上,再也沒有要動一動的念頭。俗話說,飽暖思淫欲,看樣子果真不假。為了幾十年後的溫飽問題,搞得現在連生理需求都沒了心情。如今看來,單靠養老保險,30年後每月領到手的錢隻是杯水車薪,塞塞牙縫而已,唯今之計隻能另想辦法了。

朱明月想了想:“要不,我們倆都去買一些商業保險吧,一份醫療,一份養老?”

哪知道張小七一口就拒絕了:“不買,一點用都沒有。”

“怎麼了?”

“理賠太困難了,這錢隻能進不能出。你不記得嗎?咱家七七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班有個小朋友看完病去保險公司報銷,審核來審核去,手續特別煩瑣,後來因為戶口簿和登記時有一個字不一樣,就不給報了,說什麼提供虛假信息。交錢的時候咋沒看他審核這麼嚴格,咋不說資料有問題?錢進了口袋他就變成大爺了,你想理賠比登天還難,不是給你挑刺就是拖延時間。這種保險交來有什麼用?不是給自己添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