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次的催眠治療,李木木的失眠症好了很多。
在這段時間裏,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不知為什麼,眼前總愛自動地浮現一些以前的片段,就像在看自己的人生紀錄短片。
在這個紀錄片裏,她看到了不同時期的自己。
三歲的時候,自己高興地牽著父母的手,趾高氣揚地向同伴們炫耀;
十歲的時候,微笑地坐在白色鋼琴邊,與父親合彈《獻給愛麗絲》,然後享受親朋好友的讚美;
十五歲的時候,站在全校師生麵前大聲演講,接受所有的歡呼和掌聲;
十八歲的時候,驕傲得像隻孔雀,接受眾多男生們追逐的目光;
二十三歲的時候,跟一個男人在海邊飛翔,聽他大聲喊“我愛你”;
二十六歲的時候,被丈夫深深擁在懷裏,聽他訴說出差回來後的相思之苦;
三十歲的時候,跟蹤自己男人兩天,發現他與另一個女孩出雙入對,金屋藏嬌。
……
李木木剛開始有些逃避和躲閃,心情忽上忽下,時而高興,時而悲傷,時而憤怒,時而痛苦,可以說五味雜陳。可是奇怪的是,慢慢地越看越淡定,越看越冷靜,到最後倒像看別人的故事一般,心靜如水。人一旦冷靜客觀,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就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這些片段裏,李木木猛然明白了一件事。
失敗的真正原因,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在於自己的過度依賴。
孩童時依賴父母,在優渥的環境裏長大,以為自己是白雪公主;少女時依賴父親,站在他的光芒下,以為自己很優秀;結婚後依賴何江,在他的糖衣炮彈裏,以為自己很幸福。然而這一切的繁華都如沙漠的海市蜃樓,天上的空中樓閣,美輪美奐卻虛無縹緲,這些景象都是自己的親人和愛人打造的水中月和鏡中花,沒有了他們也就沒有了自己。
這些片段,也讓她想通了一件事。
丈夫的出軌、父親的欺騙其實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人生和道路,他們不需要對自己有交代,也不存在對自己的虧欠和愧疚。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隻需要為自己而活。別人沒有資格指責他們,更沒有怨恨的理由。
天地間,唯有自己可以掌握。
就像自己的人生,三十歲成為一道分水嶺,之前的歲月也成為過去的篇章,三十歲以後是嶄新的開始。這條路要靠自己一個人堅強地走下去,沒有任何人可以依賴和信任,自己要做的是一棵樹,一棵向天空要陽光向大地要滋潤的樹,一棵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的樹,更是一棵靠自己野蠻生長的樹。
正如一句話說得好:靠老爸的是公主,靠老公的是王後,靠自己的才是女王。
李木木朦朧當中有一種靈魂開竅的感覺,腦袋從混濁慢慢變得清明起來。這讓她變得越來越喜歡跟那個女心理谘詢師孟小魚交流,常常有事沒事去找她閑聊幾句,或一起喝個茶,吃個飯。
李木木對於跟自己年齡相仿的這個女人非常好奇。
她像一個虔誠的學生問道:“什麼時候,我才能像你一樣睿智?”
孟小魚微微一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我是過來人,這些都經曆過,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有過一些參悟。”
“你才多大,就經曆了這麼多?”
孟小魚目光一轉,淺淺的笑容浮在臉上:“我的情況稍微特殊一點,經曆過死亡,也經曆過輪回。”
李木木感到更奇怪了:“這世上真有輪回?”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隻是我身上曾經發生過。上次我幫你做催眠,用的是最普通的治療方法。其實我給其他病人用得更多的是量子催眠,這種治療可以幫助病人追溯到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