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鮮戰爭(3 / 3)

朝鮮朝鮮在戰爭裏被日軍侵略,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在戰後百業蕭條,農產量更大減,使得朝鮮經濟在多年後仍不能恢複。經此戰爭後,朝鮮受此戰爭影響多方重視火器的發展與訓練,所以在炮手的訓練上甚為卓著,可以參考李光濤先生的《記明季朝鮮之(丁卯虜禍)與(丙子虜禍)》一書,裏麵提到為了對明戰爭,清朝曾經征兵朝鮮,朝鮮所派出的炮手在鬆山之役重創了清軍。

日本日本的豐臣家侵朝失敗,使其損兵折將,期間更造成豐臣家內部出現文治派與武功派的內部鬥爭。此事遭到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的利用,於1600年展開關原之戰,反德川聯合軍+豐臣文治派(史稱西軍)VS德川軍+豐臣武功派(史稱東軍),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雖然尚年幼,其母澱夫人實際掌權,因此加入了西軍。但此戰之以德川家康的大獲全勝而結束,故使豐臣家的威信大不如前。1603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1615年大阪夏之陣德川家康徹底殲滅豐臣家。編輯本段萬曆朝鮮戰爭日期:1592年—1593年,1597年—1598年,地點:朝鮮半島,結果:大明、朝鮮聯軍勝利,日軍撤退參戰方:中國明朝,朝鮮李朝,日本豐臣政權指揮官中國:李如鬆,李如柏,麻貴,劉鋌,邢玠,陳璘,鄧子龍,楊萬金,麻來,周道継,李洞賓,郭安民,王子和,湯文瓉,銭應太,張應元,陳観策朝鮮:朝鮮宣祖,光海君,李舜臣,權栗,柳成龍,郭再祐,宋象賢,鄭撥,申砬,金時敏,惟政,元均,李億祺,崔湖,柳崇仁,徐禮元,倡義使,金千鎰,黃世得,李宗張,尹興信日本:豐臣秀吉,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加藤清正,小西行長,藤堂高虎,加藤嘉明,鍋島直茂,細川忠興,石田三成,黑田孝高,黑田長政,福島正則,毛利輝元,宗義智,脅阪安治,九鬼嘉隆,島津義弘,毛利秀元,立花宗茂,吉川廣家,大穀吉繼,太田一吉,來島通總兵力中國:第1次(1592–1593)約50,000人,第2次(1597–1598)約75,000人。朝鮮:34,000人(戰爭開始時)最後:22,600人(包括民兵等)。日本:第1次(1592–1593)約160,000人,第2次(1597–1598)約140,000人。傷亡:大明:約10,000人,朝鮮:約300,000人,100萬平民;日本:約50,000人編輯本段同名小說本書塑造了曹公公、日本武士大塚正夫、朝奸鄭吉、白氏兄妹等人物,又深刻描繪了萬曆、李如鬆、沈惟敬、柳成龍、李舜臣、豐臣秀吉、小西行長等曆史人物。本書在描寫萬曆朝鮮戰役的同時,又附帶介紹了萬曆寧夏戰役和萬曆播州戰役,因為萬曆三大征前後連貫,且萬曆朝鮮戰爭受到另外兩場戰爭的影響,所以三大征之間皆有著內在聯係。本書在楊鎬問題上、萬曆開征礦稅問題上、石星被處死問題上、楊應龍問題上有著與傳統史觀不一樣的觀點,令讀者耳目一新。萬曆朝鮮戰爭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文官問題、稅賦問題、外患問題、內憂問題一直困擾著萬曆王朝,讓我們跟隨萬曆朝鮮戰爭進入風雨飄搖的萬曆王朝。驚心動魄的朝鮮李氏王朝黨爭,波譎雲詭的戰爭局勢,大明君臣所展現出的大國姿態,侵略者內心的無望與煎熬,一切盡在萬曆朝鮮戰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