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水”澆出一座金山
羅伯特·溫希普·伍德魯夫,世界飲料大王,可口可樂的真正主人。伍德魯夫1890年生於喬州哥倫比亞市,曾受過軍事教育,20歲便離開大學外出謀生。年輕時,伍德魯夫曾幹過推銷工作,33歲伍德魯夫憑自己的才幹當上了懷特汽車公司的副總裁。1923年,伍德魯夫繼其父後任第二任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1957年,伍德魯夫成了美國10大億萬富翁之一。
伍德魯夫奮鬥50年,他使可口可樂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飲料。伍德魯夫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善於宣傳、推銷。伍德魯夫有4大經營戰略最令他滿意。
①“生命之水”解渴得軍銜。
二戰期間,可口可樂外銷斷路,銷量銳減。內圍外擾的緊要關頭,伍德魯夫的同學班塞從前線打來的一個電話偶然救了他和可口可樂。
接班塞電話的第二天,伍德魯夫就開始行動了。
伍德魯夫親自去國防推銷,然而被珍珠港事件所困的國防部官員對之置之不理。
伍氏敗興而歸,但他沒有因此而泄氣。他改變了戰略,命令他的宣傳部門藝術人才,從關心前線將士出發大搞廣告宣傳活動。這位廣告天才在作廣告詞時,把可口可樂對前方將士的重要說得與槍炮一樣不可缺。他還親自邀請軍人家屬、國會議員、社會名流,新聞記者赴宴,大肆宣傳美軍在熱帶地區作戰如何熱渴。輿論不脛而走,這對國防部壓力很大,不得不表態同意把可口可樂列為軍需物資。
一計得逞的伍德魯夫又故意大喊資金困難,逼政府撥了大量經費,爾後在前線進行生產並以5美分—瓶銷售給士兵。
熱渴的美國大兵十分歡迎可口可樂,美國大兵舍棄一切都不能失去可口可樂。許多將士昵稱它為“可口可樂上校”“生命之水”。
二戰中,美軍喝掉了100億瓶可口可樂,可口可樂隨軍遠征歐洲許多國家,這在客觀上是極好的廣告宣傳作用。
戰後,可口可樂在英、法、瑞士、荷蘭、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市場上暢銷。
四十年代中期,可口可樂月銷量就已達到50億瓶,可口可樂裝瓶廠增加到64家。可口可樂的聲譽和銷量越來越高。
②“當地主義”撈大金。
“當地主義”就是使用當地人才、當地生產、當地銷售。
可口可樂公司通過批發方式給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提供製造用的原液,美國總公司則對分公司的建廠,廣告、銷售予以協助、指導,而生產與銷售的基本方式、廣告宣傳、員工教育原則等由美國總公司決定並幫助實施,最後,促銷以統一的策略鋪展開。
每瓶可口可樂中99.69%的成分是水,碳酸、糖、香料等,隻有0.31%的純原液,可口可樂主要成分是由當地調配,一般從最高層到管理員工、推銷員全都是當地人,美國總公司的人基本不參加,隻是在關係緊密的公司中指派二、三名高層管理人員。資本方麵,可口可樂一點也不投資,反而要收取相當的保證金,且出售可口可樂原液的價格一般約為生產成本的1%左右。
這就是伍氏的“當地主義”,它是可口可樂公司一直推行的銷售方式,也是可口可樂成為世界飲料銷量第一的根本所在。
③神秘的0.31%吸血汗。
可口可樂的原液配方除了本公司的幾位高級職員和與之相關的人外,世上極少有人知曉。
近100年來,各國的化學家都在千方百計想弄清配方奧秘,可經過多年的化驗分析,這種“美漢迪斯——72”的神秘物,始終化驗不出。據可靠的資料推測,全世界掌握這種配方的人有10人,這10人到底是誰,是絕對保密的。這個絕密配方被鎖在美國喬治藥業銀行最深的地下室中的一個上著七道鎖、封著7個火胺印的加厚保險櫃裏,要想開保險箱,必須由10個人一起到喬治藥業銀行,並經過正、副行長聯席會議批準,有官方代表參加,在批準的時間裏才能取得出。
“美漢迪斯——72”激起人們的好奇心,每個人都想嚐嚐72到底是什麼味,當然喝可口可樂是不可能喝出72味道,但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奇妙的感覺,喝了又想喝。在這個謎誘使下,喝可口可樂的人越來越多了,喝過之後數量越喝越大。可口可樂的銷量成倍增長。人們的血汗錢不斷地落入全氏鼓了又鼓、脹了又脹的錢囊。
④投諸血本,廣告開路。
100多年來,可口可樂孜孜以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不斷提高其產品的知名度。
自可口可樂誕生以來的各屆主人都不惜血本充分利用各種時機、渠道進行宣傳。
1886年,營業額僅50美元,廣告費卻花了46美元,1890年廣告費為140美元、1991年10萬美元、1911年100萬美元、1941年1000萬美元、50年代末4000萬美元、90年代1億美元。
伍德魯夫非常重視廣告,他連自己宴會都不放過作廣告宣傳的機會。1941年,伍氏為宣傳新研製出的減肥“可口可樂”,出巨資辦了一個有世界名流參加的4000人的盛大宴會,與此同時各分公司也開展類似小型推銷活動,這一項可口可樂支付了5000萬美元的廣告費。
伍德魯夫宣傳的另一個途徑就是讚助。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可口可樂”擊敗對手“百事可樂”,用1300萬美元取得讚助權。可口可樂的廣告比奧運會會徽琮引人注目。給所有參加奧運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奧運會使可口可樂的形象傳播於世界各地。
為了加強對年輕人的廣告宣傳,1981年,伍氏不惜花7億美元買下與可口可樂毫無瓜葛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他讓來公司看電影的青年都喝可口可樂,這件事在當年成為美國十大新聞。
現在可口可樂的廣告被譯為40多種語言文字,不斷地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電視、廣播、報刊和公共場所。
今天,世界上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都基本知曉可口可樂。有人作了這樣一個假設:如果喝可口可樂所有的工廠於一夜間全部焚於大火,第二天一定有許多銀行爭著向它貸款。這個假設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大炎燒掉的隻是機器設備、廠房,但可口可樂用血本鑄就的牌子及人們心中的印象是怎麼也燒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