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顧問公司首先把生產部門合理重編,把權限委托給各事業部,采取“分權化”為主軸,於是乎今日的ICI才有九個事業部之分,各自擁有獨立經營的企業體。各事業部長對生產、銷售、技術各方麵都有相當大的責任與權限。
接下來,強巴斯要做的便是提高國內市場,並使之多角化發展。
毫無疑問,ICI在英國擁有最大的市場,他認為如果沒有強固的地位,要到國外發展或要抵抗外國企業的攻勢都是不可能的。另外,他認為傳統的使命是滿足英國化學品的需要。為了這兩個目的,強巴斯運用各種方法,譬如擴張石油化學工廠與肥料工廠,並收買一些纖維加工及塑膠類工廠。
對於ICI的世界戰略,強巴斯樹立了三大支柱,一是擴大EEC區域的投資;二是輸出到美國的市場;三是努力輸出到共產國家。這三個區域,都是ICI尚未熱心活動的區域。
首先看EEC市場,不但從來未建立市場,連生產部沒有。但強巴斯卻認為要盡早到EEC去發展,而當時英國還未加入歐共體(EEC)。他說:“無論英國加盟與否,在讀區域建立據點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向EEC區城內的投資計劃一直沒有停頓過。
第二便是進軍美國的市場。由於有美國的杜邦,而且曾經還與ICI簽過協議,所以在1960年之前,ICI幾乎沒有觸碰過美國的市場,可是強巴斯認為,發展世界性的戰略就必須發展更大的市場,而美國是絕不能忽視的,因而專注於對美國的投資,如今果然聲勢不凡。
第三對於輸出到共產國家。當時西方各國對共產國家的禁輸政策尚未鬆懈,而強巴斯卻預見到了它的將來性。所以趁著1964年英國與前蘇聯成立的通商協定契機,大量地對前蘇聯及東歐各國輸出,為今日ICI在東西貿易中領先一步。
總之,強巴斯從不受製於行不通,根據他的世界觀和想象力,大膽地采用ICI新的世界戰略。今日國際形勢與ICI國際市場的活躍證明了強巴斯做法的先見性和正確性。
還有一點,ICI公司始終與國家的利益聯係起來可能在西方的大企業中是為數不多的,強巴斯一貫的立場就是:“ICI始終是英國的公司。”雖然公司的傳統組織和經營方式被改革了,但“維護英國的化學工業的獨立,把利益貢獻給國家”,則是該公司創盤的基本概念而且一直很執著地堅守著。
強巴斯建立的ICI新經營政策,他的理念已毫無疑問地得到了肯定,組織改革,擴大市場,努力於多元化經營,成為英國化學業界的領導者,而且又在祖國的市場建立強固的市場,並充分供應祖國所需製品。並且以此為基礎發展到國外,在世界市場上獲得成功,這都是ICI公司世界戰略成功的典範。
如果想象ICI“國際基礎的世界企業”的成功如何,至少強巴斯這位英國人貫徹的國際性是孕育在“注重國家利益的世界企業”是可以斷言的。
歐洲的電氣業巨星
——西門子公司創建者維爾納·馮·西門子
維爾納·馮·西門子:(1816年——1892年),德國工業史上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於1874年創立了西門子電氣公司。一個多世紀以來,在西門子及其整個家族的苦心經營下,現已成為德國最大的私人企業,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跨國電氣企業。西門子一生致力於電氣發明:他成功地安裝了世界上第一架長途電話機,最早發明和運用了發電機,1879年又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電車,等等。這些為數可觀的發明,對人類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從小磨練出的堅強性格
1816年12月,西門子降生在德國漢諾威。他的父母是靠耕田度日的,為了養活全家十三口,不得不疲於奔命。雖如此,由於連年戰亂生活還是十分清苦。可就是這種貧困的環境磨煉了西門子不畏艱險,倔強不屈的性格。
西門子的父親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辦事果斷,家教很嚴。如果孩子們不盡天職,不誠實或者做了有毀名譽之事,他就會毫不留情地給予處罰,甚至年紀小的做錯事,年紀大的也同時受罰。為此,西門子也挨了不少板子。在這樣的家教下,養成了他剛烈不屈的性格,他一旦認準的目標,他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西門子的父親雖然在生活較為貧困的情況下,也不曾忘了對孩子們的文化教育。岡為他的父親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教孩子們學世界史綱和人種學,內容活潑、形式新奇。這些都為西門子後來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曾說:“這種教育構成了我以後觀察社會的基礎。”
青少年時期的西門子學習非常認真。上小學時他家離學校有一個小時的路程,他就早出晚歸,即使刮風下雨,道路泥濘也從來沒有耽誤過學習。他的父親先後給孩子們請過兩位家庭教師。其中有一位名叫斯逢荷爾次,學問精深,教育的方法靈活多樣,深受西門子的敬愛。但不久,這位教師卻自殺了。直到西門子晚年還在懷念這位啟蒙老師。
西門子的高中時代是在培律克中學渡過的。在培律克中學的學習過程中,他最不喜愛的就是古代語古,而偏愛數理化的學習,尤其是數學。他的數學課程全部靠自學掌握。同時他立誌考進柏林建築學院。但建築學院收費高昂,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這麼做。為此他感到非常的苦惱。後來,他經過思考決定加入普魯士工兵隊。1834年聖誕,18歲的西門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普魯士工兵隊,跨進了柏林炮工學校的大門。這樣,他既不用自己掏腰包,又可學到和柏林建築學院同樣的課程。
正當西門子在炮工學校刻苦學習的時候,意外的不幸卻降臨了。1839年,他的母親由於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不久,因為悲痛和嚴重的生活重壓而頹唐的父親,在極度的困境下也離開了人間。留下了一群孤苦伶仃的孩子。當西門子得知這一不幸,悲痛萬分,一度曾想過放棄學業回家,承擔起撫養弟妹的義務。但他最終沒有這樣做,而是將悲痛化為力量,更加努力從事科學的研究。
西門子在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研究生涯中,經曆了許多坎坷和挫折,有時甚至險些獻上寶貴的生命。
1840年,在試驗導光索時,發生了意外的爆炸事故,他兩耳鼓膜被震破,同時左手皮膚大麵積燒傷。
在法國,他窮得甚至連幾分錢的郵費也無法支付,幾乎淪落到流浪街頭的地步。
有一次,在聖彼得堡安裝地下電纜時,嚴重的疹子和腎髒炎,幾乎奪去了他的生命。
這一切不僅沒有消磨掉他的意誌,泯滅掉他的智慧,反而磨煉了他堅強的性格。他麵對困難、挫折毫不退卻獻身科學的信心始終守之不渝。
2、碩果累累的一生
青年時期的西門子主要研究自然科學,對於工程學方麵的研究則是他中年的事了。說起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開始了他的人生重大轉折。
那是1840年,他離開了學校被調到了威丁堡,可是因為偶然的被牽涉到一件決鬥事件中而入獄受到五年的監禁。但由於在獄中發生的一件事,使他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國王下令趕出了監獄。原來,他在獄中唯一可做的就是科學方麵的研究,可是這裏的條件太差了。為了改善研究的條件,他便把原來在學校裏研究成功的金屬鍍金和鍍銀的方法,以四十路易的金幣賣給了一個寶石商人。但這事讓國王知道了,所以他也不得不停止了他的監獄科研生活,盡管他對此很不情願。出獄後,他被安排到斯班道煙火製造廠工作。首要的任務便是為慶祝俄皇後的生日製造煙火。由於他深厚的化學根底,很快就研製出了第一批五顏六色的煙火。他因此而轟動一時,得到了許多榮譽和稱讚,卡爾親王請他同進晚餐。從此,西門子的事業就一帆風順起來,大大小小的發明一項接著一項,在歐洲地區,鼓噪一時。
早在未成立西門子公司之前,西門子的較多發明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839年,他以在學校研製成功的金屬電鍍金和銀的專利,同亨寧格新銀工廠合辦德國第一家電鍍部;
——發明鋅版印刷術,並製成了第一架鋅版印刷機。後賣掉了幾個工廠的股票,進入到柏林大學深造,並於1945年在丁勒爾斯工學月刊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論用熱空氣為原動力》。緊接著,又陸續發明了一些新產品:
——1845年,發明了自動斷續指針電報機;
——不久,又試製成功爆炸威力強大的棉花火藥;
——1846年,首創馬米樹腔電線,第一個解決電線絕緣難題;第二年,他用這種電線鋪設了從柏林到格羅斯培爾的地下線。以後的幾年,他又先後在萊茵河、柏林到波茨坦,格羅斯培爾等地鋪設電纜和地下線。
在1847年秋,他和儀器製造家哈爾斯刻,借了600元錢,合作創辦了西門子哈爾斯刻公司,這也就是以後威震歐洲電氣業的西門子公司的前身。當時,31歲的西門子已經很有名氣,以他的成就和貢獻,可以當上國立電報局局長的高位,可他沒有這樣做,為了他的科研工作,他同時還辭掉了某電報委員會的職務,這樣,他使可專心地發展自己的事業了。
——1848年他發明了電流引火的海底水雷,以及殺傷力極大的地雷等。此外,還研製成用以操縱船隻航行的電氣距離測定器。
——1866年,他開始從事發電機的研究工作。經過反複多次的艱難試驗,發現了發電機的原理,並寫成論文。第二年,他便試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兩部發電機,一部在巴黎世界展覽會中展出,另一部在柏林發電點電燈,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大放光明,引起各界的轟動。巴黎展覽會結束時,西門子榮獲法國最高獎賞——名譽勳章。從此以後,發電機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西門子也因此名留青史。
——1867年至1870年建造了轟動世界的從倫敦到印度的”歐印電報線路”,1869年又成功地鋪設了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線;此外,他還在俄國埋沒多條地下線,被譽為“帝俄電報線建造者和管理的得獎者”。在這同時,西門子又先後發明了感應書寫電報機,以及電容器等。
——1881年,西門子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輛電車,並試車成功,就這樣西門子哈爾斯刻公司憑借著多項發明,營業額不斷上升。而西門子本人也被封為貴族。
西門子曾結過兩次婚。第一位夫人給他留下兩兒兩女後不幸病逝。後一位夫人也為他生了一男一女。1892年,76歲的西門子在柏林走完他發明創造的一生。
西門子一生碩果累累,許多發明創造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首先考慮到這些產品是否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他曾說:“我選樣的研究總是以大眾利益為前提,但到了最後總是有利於我自己”。他認為,如果選擇有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3、嚴密的發展戰略
現在西門子公司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企業,它在國內外的子公司和參與公司達200多家,並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全公司共有職員34.2萬人,年營業額達150多億美元。近年來麵對美國,特別是日本在新興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歐洲的大部分企業有落伍之感,因而失去了很多市場,而西門子公司卻還能取得相當可觀的效益。之所以這樣,要歸功於老西門子留下的傳統發展戰略:內行治廠、不斷創新。
內行治廠,也就是說公司上上下下的職員,包括老板,都要是熟悉業務,懂得經營的人。
西門子本身是一個卓越的發明家,這已不用多說了。他的合作者哈爾斯刻也是一個天才的機械師和儀器製造家。二人配合極為默契,西門子的偉大發明經過哈爾斯刻天才的製作才得以體現真正的價值,而哈爾斯劉又精通業務,同時也要求手下人精通業務。西門子的弟弟威廉卡爾也是個電氣專家和治廠能手,這三人既是廠主,又是技術指導。此外,由一些真才實學的工程師、專家組成最高領導機構掌握著西門子公司的業務發展。
西門子逝世以後,企業的經營、財政管理等大權,一般都是傳給懂行的有極強事業心的家族成員;不學無術,整天浪蕩的油麵公子,那怕是家族的成員也不讓其沾邊。從公司陸續接班的家族成員就可明顯感出返一點,其中恩斯特西門子戰後曆任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和監事會主席,彼得西門子則掌握了公司對內業務經營和對外經銷活動方麵的大權。而他們都是具有博士頭銜的技術專家和經營管理能手。
在加強管理層的同時,公司也沒忘加緊員工的培訓。公司認為:員工技術熟練與否,技術專家的多少是加快生產、提高質量、保證競爭能力,最終賺取最大利潤的關鍵。因此,早在1922年,公司就撥款建立了“學徒基金”,專門用於員工的培訓,並作為製度固定下來。幾十年來,公司先後培訓出數十萬名熟練的工人。並且,還直接從廠內選拔人員送往高等學府去深造。現在,該公司在德國同行業中技術力量最雄厚,車間主任以上領導人員都有工程師頭銜。經理級領導層中工程技術人員占40%以上,熟練工人占全體職工半數以上,真正做到了內行治廠。
不斷創新:為了增強競爭的能力和保持壟斷地位,西門子公司自創立以來就非常重視開拓新的技術領域和搶先運用新的工藝。彼得·西門子有這樣一句話,可謂是名言,他說:“放棄技術的領先,就是放棄競爭和放棄美好的前景”。西門子時代,新的發明創造源源不斷,使該公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戰後,該公司在通訊、電子數據處理、核動力科技方麵亦有不少新的建樹,它是原西德卡爾斯魯厄原子研究中心的主要承建商,並和克虜伯等康采恩共同建立了原西德第一個核物理研究所。70年代初,研製成功傳送電話訊號係統,用一條同軸電話線可同時傳送10008個電話訊號,使西德國內電話通迅網全部自動化。還有……